第4章 臨床日常(求收藏,求追讀)
一行十二個人,可以說是集齊了外科團隊除了實習醫(yī)生外的所有基本元素。
方子業(yè)要做的事情就是,匯報分管病人的詳細數(shù)據(jù),記錄一些要改的醫(yī)囑,聽一下鄧勇教授以及謝晉元副教授探討一些復雜病例,并且在為難一下鄧勇教授的兩個博士師兄,選一兩個病種,讓他們匯報一下當前病種治療的研究進展。是的,對于方子業(yè)還有李源培這樣的碩士而言,教授們問的最多問題就是當前的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和治療的研究進展,是兩個范疇的領域。
一個是現(xiàn)有的治療方式,一個是前瞻可期待的新治療方案……
鄧勇教授身材板正,下巴上有一顆體積不小的痣,聽到自己博士匯報完成后,點了點頭:“還是看了點書的,不過對治療的進展了解得還不夠通透?!?br/>
“骨缺損的治療,雖然搬運術是比較熱門的話題,但如今,還有一種新型材料出現(xiàn),可能可以讓骨細胞在材料中爬行再生,以替代傳統(tǒng)的骨搬運術……”鄧勇教授如數(shù)家珍般說著……
方子業(yè)不說如聽天書,也是半邊糊涂。
臨床之中,要了解一個病種的診斷,就頗為不易,需要扎實的基本功,再去深入了解當前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式,也是水磨工夫,大概通透好當前世界上所有的治療方式后,才有資格去展望研究進展。
醫(yī)學知識體系之繁雜。
八個字可以概括。
勸人學醫(yī),天打雷劈!
……
查完房,方子業(yè)就當完小跟班,迎來了自己的‘人生巔峰’,新進的住培醫(yī)生蘭天羅,趕緊積極地說:“業(yè)哥,我先去換藥,你回去開醫(yī)囑?!?br/>
“今天不是手術日,我們早些去練功房?”
方子業(yè)點頭說好。
蘭天羅跑開后,旁邊袁威宏的研一學生,也就是方子業(yè)的直系師弟也略遲疑說:“方師兄,你能幫我改一下醫(yī)囑嗎?我姑姑過來看門診了,我?guī)タ聪麻T診……”
揭翰,是方子業(yè)的師弟,今年剛研一,與蘭天羅同一天進臨床,但因揭翰是碩士研究生,而且是袁威宏的學生,因此住院總就給揭翰分了兩張分管床位。
大型教學醫(yī)院就是如此,別說是手術室里面的操作機會,就是臨床的分管床位,都是香餑餑,僧多粥少,壓根不夠分。伱不愿意做事,有的是人把你要做的事分擔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