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參觀中國歷史博物館
首屆會長,不是別人正是蘇亦,副會長不是王訊,而是77級的蔣祖隸,對方是考古77班班長,選對方當副會長方便做77級的工作,剩下的秘長跟副秘長分別是王訊跟張新倆人。
十一個理事,除他們四人之外,剩下七個理事,都是從兩個班選出來的。
此外,協(xié)會指導老師分別是宿白、俞偉朝兩位先生。
蘇秉琦還在成立會上發(fā)表演講。
主要還是提及文物保護的話題。
聽過蘇秉琦先生演講的人,都會有一個感覺,就是老先生很能講,但常常跑題,就是喜歡講主題之外的事情。
通常開會的時候主辦方給半個小時做演講的時候,蘇公講著講著就跑偏了,快結束之后,才講回主題,通常就會延遲演講時間。
這是老先生的演講特色。
因此,國內的考古諸多會議,邀請?zhí)K秉琦講話,通常都會留下足夠的時間,不然,你懂得。
古建保護協(xié)會邀請?zhí)K秉琦先生做演講,誰也不規(guī)定時間,蘇先生想要講多久就講多久。
好在蘇秉琦先生講的也不多。
主要還是講文物保護,他并不局限于古建保護方面。
一開場,蘇秉琦先生就說,“我們行業(yè)里受到的考古就是挖寶的思想影響很深,常常在一些事情上表露出來并帶來不良影響。那些寶貝確實好,重視它并沒有錯,多數外國人也欣賞它們,甚至還想購買收藏,但是不可忽視的有三點?!?br/>
哪三點?
第一,在那些寶貝四周還有許多物件,“不值錢”卻有研究價值,甚至很有意義也是寶貝。
第二,遺址的周圍環(huán)境,對于研究很有用處,對于我們搞科學普及也很有用。
第三,我們懂得了文物,現在需要懂得“文物”,即那些號的無法搬運的文物。除了懂得文物和“文物”,還要懂得遺址和“遺址”。
比如,提倡家保護古天象臺,保護蓮花池,保護琉璃河商周遺址的城墻遺跡,保護圓明園,保護平谷的黃帝活動遺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