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止殺
“公說得是,人還是要知機得好,不然仗打不好,人也做不好?!?br/>
但皇甫嵩沒有聽出朱儁的意思,還繼續(xù)道:
“還有第三條心得,凡攻城拔寨,總要以敵出來接戰(zhàn)。擊敗之后,乃可乘勢攻之。若敵人靜守不出,無懈可擊,強攻只會徒費軍力。而現(xiàn)在太平軍必然吸取前次經(jīng)驗,深固堅壁不出,到時候我軍一個一個強攻,那只能徒增傷亡。所以,我等才要先守后攻。先守,既可以驕敵,也可以疲敵。驕敵,就是外示之以弱,彼蛾賊看我軍怯弱,必從砦中出,向我等宣威。而疲敵就是,我等堅守不出,等敵在烈日久曬后,及其惰歸,一舉而勝?!?br/>
“此外,就是第四條,也就是我自認的兵法之總要。老莊之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軍爭之事,不外如是。凡用兵,人人料必勝者,其中必伏敗機;人人料必挫者,其中必伏生機。而現(xiàn)在莪軍人人皆以為,與此等蛾賊戰(zhàn),勝券在握,而我就慮其隱伏敗機。只是我也不知這敗機在何處,惟兢兢自守,盡人謀聽天意?!?br/>
皇甫嵩說完,朱儁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在這里點他呢。
他就說嘛,這皇甫嵩如何悠閑來他營中,又是安慰他,又是教他,原來是想告訴他,要讓他不要驕,不要怠,真的是花了心思。
朱儁想了一會,雖然覺得皇甫嵩說得不好聽,但細思量確實有道理。只拿現(xiàn)在潁陽這一戰(zhàn),不僅是黃巾軍輸不起,他們漢庭也輸不起。
他和皇甫嵩都知道,他們麾下的這四萬多精銳是漢庭目前最后的機動兵力。如果此戰(zhàn)敗了,那就需要從邊疆調(diào)兵,到時候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鏈鎖反應,會發(fā)生什么,就不是漢庭能控制的了。
正因為此戰(zhàn)如此重要,更要未慮勝,先慮敗。
朱儁看著軍帳內(nèi)的輿論屏風,陷入了沉思,到底哪里潛伏著敗機呢?
突然,朱儁看到一個地方,驚呼:
“南陽的張曼成部是不是要北上?”
皇甫嵩搖了搖頭,道:
“據(jù)當?shù)刿螅瑥埪刹坎]有出兵北上。我軍中探馬也未探得南陽方面的黃巾賊有北上的動向?!?br/>
既然不是張曼成,那還會有誰呢?
朱儁繼續(xù)看輿圖,用不確定的語氣問:
“濮陽那邊的泰山賊?但也不會啊,他們現(xiàn)在和兗州牧在濮水一線對峙,怎么可能南下,而且路途足有四百里,如何會來?”
皇甫嵩也點頭,認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