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中文 >
唐仙 > 第七十四回 似得徒老道歡喜,如恭忠安門獻策
第七十四回 似得徒老道歡喜,如恭忠安門獻策
這……
那男女道士聽得此言,立刻面面相覷。
他們此來尋找自家祖師,本意是想要借助其絕頂身份,重振宗門聲威,雖也曾想過這位祖師身旁跟著一位天賦異稟的弟子,不僅修為高深,且精于人事,能為蜀中掌教。
但……
聽祖師這意思,似是看上一人,還未收入門墻,就要予其掌教之位咱家掌教不至于這般不值錢吧
而且,到底是什么人,能讓老祖一尋得,就要將空懸許久的掌教之位給送出去
一念至此,男道士到底是忍不住了,問道:不知是什么樣的人物,竟能讓老祖這般推崇
這人吧……
老道士聽著這話,回想起來,卻是越想越是開懷。
哈哈哈!什么叫運氣什么叫命數(shù)本以為只是個尋常的修道種子,有些天賦,結果年不過三十,就已修至神魂!而且,聽其六賊之音、觀神魂之相,修行該是不到兩年!不到兩年、三十歲的神魂修士!還隱隱觸及道韻!有這等天賦,合該我道大興??!
心里想著,他差點笑出聲來,于是揮揮手道:待你等見著未來掌教了,自然就知道了。
男女道士卻是看出了自己祖師的心思,立刻就猜到那位未曾蒙面的未來掌教,恐怕天賦之高,超乎想象!
二人正想著,卻聽老道士說道:其實你們來的也正好,待我那徒兒入了門,你等正好跟在邊上,聽他調令,省得被佛門、學宮的人比下去,讓人覺得咱們沒什么人手!
想著想著,他又嘀咕著:話說回來,看那小子的樣子,似對其他兩家也有意動,莫非存著兼容并包之心可即便能參悟王羲之留下的字帖,也不見得是個讀書為學的種子,想來碰壁幾次,就該收心安定了。這之前,還是得有人跟著,時時提醒他。
男女兩道士聽得再次面面相覷。
怎么還牽扯到佛門和學宮了
一時間,他們對祖師口中的未來掌教越發(fā)好奇了。
.
.
嗡!
李易掌中的玉刀忽然震顫了一下,玄妙之感一閃即逝,但他神魂既成,自是能夠發(fā)現(xiàn),便知里面或許真藏著個了不得的印記,但這會卻不是探查之時。
先天真人既提到了安祿山之子,李易在無法確定大亂具體日期前,自然十分在意安氏的一切動靜,他畢竟對歷史細節(jié)知之不多,對安祿山是否有子甚佳,并不知曉,只能多問。
你這般詢問,莫非是起了攀比之心不過,那安慶宗妙語不絕,當時就有幾位郡主表達青睞,如此看來,也是一時俊杰。
先天真人說著說著,忽然話鋒一轉:不過,最有意思的要數(shù)這人的一篇文章。她轉頭看了顏闕疑一眼,意有所指:學宮這么著急尋讀書種子,就和這文章有關。
李易關注的重點有些偏,他問:千秋節(jié)上還要寫文章
千秋節(jié),是下面的人為了皇帝開心、為了些許目的設立。此節(jié)一立,長安、洛陽等地的布衣黔首有了些樂子,繼而催生了許多的利益,自然有人想要進一步發(fā)展。先天真人自然而然的說著,因此,除了宴席與歌舞,每年都會多些玩意兒,道佛辯論是近幾年所增,吟詩、斗詩、說詞,乃至比武弄劍,都是常有的事……
李易道:寫文章也是環(huán)節(jié)之一
歌舞詩詞是為了皇帝高興,比武弄奇是為得他贊賞,兩年前加了個才子寫策的環(huán)節(jié),也就是皇帝出個題目,讓一群士人作答,誰寫得好、寫得妙,當場就給封官!先天真人用嘲諷語氣道:科舉取士也有許多年了,多少人窮首皓經(jīng)而不可得,斜封官雖不見少,但也得有些出力、成績、過人之處,如今倒好,一個節(jié)日,一篇文章,就得了個著作郎的職位。
安慶宗被封了個著作郎
李易一聽,怦然心動,因書簽之故,加上集賢書院的例子,他這幾天特意了解了大唐藏書所在,因此知曉了掌管經(jīng)籍圖書、國史典藏的秘書省,那著作郎所在的著作局,就隸屬于秘書省。
他若能得此職位,可謂虎入山、龍入海、狼進雞窩,有說不完的好處!
但朝廷與宗室乃兩個體系,李隆基又對皇子多有制約,即便李易恢復身份,也只能被關進十王宅,別說去往秘書省,想和外臣結交都難,可這千秋策問,似是個渠道,能一步到位,直入秘書??!
先天真人猜出他的心思:貧道知你嗜書,但在得大勢背書、護佑,且自身修行有成之前,還是先收收心。你父親那般心思多變之人,行事未必會如你所愿。
李易心中一凜,明白這話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