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反公有制聯盟
趙銘臉腮鼓動,氣氛道:“這一定是那些人的陰謀,他們這是故意針對藩臺,想要攪黃集體農場的運營?!?br/>
~~~~~~
此時,在京師城外棲霞寺內,周延儒與幾名官員在一間廂房內品茶,秘密商議著土地政策的事情。
因為高歡支持公有制,所以乾朝不少官員,并不敢明著反對,只能暗地相互商議,意圖影響高歡的決策,而周延儒正是其中之一。
周延儒是個政客,他的理想就是要做乾朝的首輔,土地公有還是私有,他其實并不怎么關心。
他之所以支持土地私有,其實因為他的政敵李巖支持公有制,而百官大多支持私有制,他能通過支持私有制,獲得更多官員的擁戴,同時也能夠借機打擊李巖。
高歡將孫可望調到河東后,反對土地公有制的官紳,便一直密切的注意著孫可望的動作。
他們十分清楚,公有制能否推行,就看孫可望在河東能否干出政績。
若是讓孫可望干成了,證明公有制可以推行,那么他們便沒有發(fā)對的借口,高歡會立刻頒布法令,在大乾推行公有制。
一想到自己家里幾代積累的田產,會變成國有土地,各人便心在滴血,如喪考妣。
因為有高歡在,他們不敢明著破壞,起初決定采取不合作的態(tài)度。
他們不干預,不合作,高歡也無話可說。
這些官紳和商賈聯合起來,很有默契的約定,都不購買河東農場生產的大豆和糧食,讓集體農場的糧食賣不出去,或者只能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給平準倉庫。
若是孫可望主導的集體農場所產的糧食,最后需要乾朝國庫來兜底,官員們便有借口攻擊孫可望的集體農場,同時農場收益達不到預期,也會引起軍隊的反對。
可是孫可望也并非沒有幫手,他派人找到了一些江南的商人和富戶,還得到了李巖的支持,自己采購器械,開辦煉油工坊,準備往江南銷售豆油。
反對公有制的官紳和商賈一看,心中大急,幾名領頭之人聚集起來一商議,遂即便改變了策略,決定做個局,一舉搬到孫可望,摧毀集體農場,讓高歡打消推行公有制的心思。
這時周延儒喝了口茶,微笑道:“木齋公,聽說豆油價格跌得厲害,許多生產豆油的商人,都破產倒閉,還有人因為還不起債而自殺。這些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