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豬不夠用了
畢竟人要吃,豬也要吃,在沒有卡車運載的情況下,大量的肥豬就意味著必須有大量的人手來和馬車來運輸,來回動輒千里的運輸路程,哪怕只是稍微想想都能讓人發(fā)瘋。
至于說增加淀粉的含量,降低對豬肉的使用量……這個倒也不是不行,畢竟這玩意兒主要就是賣給徐達當軍糧用,只要能保證吃了頂餓,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在于淀粉也不是那么好弄的,最起碼寧陽縣的綠豆產(chǎn)量還不足以支撐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淀粉,就算把附近那些州縣的綠豆全加起來也是一樣。
除非派人去江南大量購買綠豆。
略微琢磨一番后,楊少峰忽然眼前一亮。
不對。
生豬的運輸需要考慮存活和保重,綠豆這玩意兒需要考慮個錘子?
只要注意防曬和通風,從江南往寧陽縣運輸綠豆是完全可行的。
至于說午餐肉的口感問題就更好解決了。
雖然豬肉的含量少了,甚至一斤午餐肉里都沒有一兩肉,但是本官是誰?
本官是登州知府啊。
登州沿海,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蝦和紫菜一類的玩意兒。
本官找百姓買魚蝦和紫菜,把蝦粉和紫菜磨成粉當味精用,再用雞和豬骨吊一吊高湯,味道的鮮美方面肯定沒問題。
關(guān)鍵是登州府的百姓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賺到錢,更能在這個過程中解決掉登州府缺少糧食和農(nóng)具的問題——登州府的糧食產(chǎn)量不高,寧陽縣的糧食產(chǎn)量可不低。寧陽縣沒有海產(chǎn)品來搞味精,登州府可不缺這玩意兒。登州府的百姓缺少農(nóng)具,寧陽縣卻有冶鐵工坊,生產(chǎn)農(nóng)具根本不叫個事兒!
這特么不就是兩地聯(lián)動發(fā)展么!
不對,還不止是兩地。
因為寧陽縣和登州府之間的距離并不近,運輸過程中要經(jīng)過好幾個縣,負責運輸?shù)娜丝隙ㄒ谶@幾個縣里休息吃飯,只不過有的是短暫休息,有的會過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