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寧陽縣哪兒有讀書人?
小朱同學(xué)要把鍋給端走,自己區(qū)區(qū)一個六品芝麻官是肯定留不住的,而且寧陽縣太小,也太窮,讓那幾個不錯的苗子留在寧陽縣也純屬浪費,倒還不如讓朱標(biāo)把他們弄到京城去讀書。
至于說小吏什么的,這種話只要聽聽就好,畢竟還只是些十幾歲的孩子,朱標(biāo)得是有多喪心病狂才能真讓他們?nèi)プ鲂±簦?br/>
想到這兒,楊少峰卻是微微嘆息一聲道:“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來的幾個好苗子,這下子全被殿下給弄走了,哎~”
王瓊不禁笑了笑,說道:“楊兄可別光顧著心疼——這事兒要是擱在其他人身上,怕不是打破了頭皮也得把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好苗子塞給殿下?”
楊少峰哼了一聲道:“要是寧陽縣的讀書人多如牛毛,那我也愿意往殿下身邊多塞幾個好苗子,可是這寧陽縣哪兒有讀書人?”
被楊少峰這么一說,王瓊頓時也覺得小朱同學(xué)這事兒辦得有點兒不太地道。
正如楊大知縣所言,整個寧陽縣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就找不出來第二個讀書人,佐貳官和各房書吏全部空缺,所有的事兒都只能靠楊大知縣硬頂,如今好不容易培養(yǎng)出來幾個讀書的好苗子,眼看著可以補上縣衙空缺的書吏了,小朱同學(xué)卻來了一個連鍋端,楊大知縣又怎么可能不心疼?
只是轉(zhuǎn)念一想,王瓊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第一,自己剛剛只說太子殿下派了幾個教書先生來寧陽縣,卻沒說具體有多少個,所以楊大知縣可能以為只有三四個?
第二,自己剛剛說的是太子殿下要在寧陽縣的學(xué)堂挑選幾個學(xué)生進京,但是也沒有說清楚具體是挑選幾個。
想到這兒,王瓊也不禁訕笑一聲,開始反過來安慰楊大知縣:“楊兄想的岔了,首先是殿下往寧陽縣派遣的教書先生可不是三個五個,其次,也選去京城讀書的好苗子也不是要把整個寧陽縣所有的好苗子全都帶走。”
楊少峰擺了擺手,說道:“殿下就是再大方,又能往寧陽縣派多少個教書先生?寧陽縣所有佐貳官和六房書吏全部空缺,難道殿下能派十幾個讀書人過來?”
“再說了,寧陽縣學(xué)堂里比較不錯的好苗就那么三五個,殿下想多選幾個,只怕寧陽縣的學(xué)堂里也沒有那么多的苗苗子?!?br/>
王瓊卻神秘兮兮的說道:“那楊兄可說錯了,殿下往寧陽縣派遣的不止十幾個讀書人,而是三個秀才,外加二十多個童生!”
楊少峰滿臉懵逼的望著王瓊問道:“多少?”
三個秀才,外加二十多個童生?
通常來說,說讀過書但是還沒有考上秀才的人就可以被稱之為童生,但是寧陽縣兩千多號人都能識字,最多的甚至可以認識一千多個字,那整個寧陽縣豈不是全縣童生?
所以,并不是識字、讀過書的就可以被稱之為童生,起碼也要經(jīng)過縣衙組織的考試以后才能被稱之為童生,雖然不享受什么特殊的優(yōu)待,但是已經(jīng)擁有了進入縣學(xué)學(xué)習(xí)的資格,成績優(yōu)秀的可以去參加更高一級的府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