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常遇春來了
心里暗自替洪武朝的讀書人默哀三秒,楊大知縣忽然扯著嗓子喊道:“跛五哥!跛五哥!”
等跛五急急忙忙的來到后衙,楊大知縣就直接吩咐道:“這段時間會有一些讀書人被發(fā)配到咱們寧陽縣做苦力,你看著安排一下,這些讀書人一個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別一上來就讓他們去采石頭,到時候再給累死幾個可劃不來。”
暗自琢磨一番,楊大知縣又補充了一句:“讓監(jiān)工的兄弟們多加注意一些,要是有表現好的,確實誠心悔過的,就把他們的名字記下來,回頭好弄到學堂里去教書?!?br/>
他娘的,本官又是寫他娘的工作報告又是寫年終總結,連老登過度優(yōu)待士人的隱患都給捅出來了,費盡心機才讓老登發(fā)配了幾千個讀書人過來,本官容易嗎!
真的,為了讓寧陽縣百姓的孩子能讀上書,不對,應該說是為了替老登解決朝廷官員不夠用的難題,本官可真是太難了!
……
安排完那些讀書人做苦力的事兒,楊大知縣就帶著跛五再一次來到了城西的劉廟村,趁著劉廟村的百姓都在地里干活,劉三十二等人還沒有來得及過來迎接,楊大知縣直接翻身下馬,然后走到了一塊麥地里。
楊少峰不懂得怎么種地,上輩子唯一一次下地干活還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不想讀書,被家里的大人拎到地里去拔草,從此以后就再也沒有下過地。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兒,楊大知縣一見著土地就想進去走兩圈,一看見鋤頭就想掄起來鋤兩下,現在進了麥子地,楊大知縣竟然又忍不住蹲下身子給麥苗除草,全然忘了小時候拔草的痛苦。
“都好好的長啊,多結點兒麥粒。”
楊大知縣在拔草的同時也不忘用手在麥苗上面拂過,細細體會著麥苗頂部輕輕拂過手指肚時的感覺。
輕輕的,癢癢的。
楊大知縣頓時心情大好。
匆忙起來的劉三十二瞧著楊大知縣又在拔草,也只能滿臉無奈的向著楊大知縣揖了一禮,說道:“大老爺,這地里臟,您老人家趕緊出來吧?!?br/>
楊少峰嗯了一聲,站起身來后問道:“再有幾天時間差不多就該播完種了吧?桑樹長得怎么樣了?還有讓你們在村子里挖的塘都挖好了沒有?”
劉三十二拱手答道:“大老爺放心,最多再有三天的時間就能播完種,桑樹那邊的長勢也很好,估計一家能養(yǎng)個五六筐蠶。還有您老人家讓俺們挖的塘也挖出來了,過幾天等河溝挖好了就能引水?!?br/>
楊少峰再次嗯了一聲,從地里走到地頭上,抬腳在路邊的草叢上面蹭了蹭,笑道:“那就好。”
每家能養(yǎng)五六筐蠶,相對于江南各縣而言并不算多,但是對于寧陽縣而言,每家能有個五六筐蠶卻能算得上歷史性的突破——洪武元年的時候,寧陽縣可是連一筐蠶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