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現(xiàn)實里的利益,對于一個一心等死的人來說,毫無意義。
因此,自己能給的,只有情緒價值。
行至最深處,李追遠站定,開啟走陰。
琴聲瞬間變得清晰,一位翩躚公子坐在桃樹下,縱情撫琴,婉約中透著豪放,不羈中流淌風(fēng)流,正應(yīng)著那句: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那時的魏正道,并未將它當(dāng)作真正的朋友,但那時的它能常伴在魏正道左右,亦是一種了不得的肯定。
要知道,即使是后續(xù)建立真君體系的孫柏深,魏正道與其交流也只是看在佛皮紙的厚度,厚度用完,即刻離開,片刻不愿多待。
這樣一位驚才絕艷的人物,最后落得這般下場結(jié)局,確實讓人唏噓。
現(xiàn)在,它之所以彈琴,是因為自己的那一聲問候和喊出了它的字,讓它剎那間清晰回憶起了自己的過往。
它正沉浸于,這注定短暫的回味。
李追遠把身子斜靠在一側(cè)桃樹上。
少年一邊聽著琴一邊在思考,思考接下來自己該做出怎樣的反應(yīng),來讓對方收獲最大的情緒價值。
它既選擇這段回憶重溫,那在它眼里的魏正道,必然是病還沒治好……甚至是還未打算治病,完全是純演的時期。
這個簡單,李追遠能很容易地代入和模仿,畢竟自己也是老戲骨了,又在孫柏深記憶畫面里看見過魏正道與它相處時的畫風(fēng),自然就能模擬出魏正道那時的表演風(fēng)格。
就這樣,它背對著少年坐在那里,演奏了一整曲。
期間,它未和少年有任何交流,李追遠根據(jù)進度,默默在心底調(diào)整著對話回應(yīng)策略。
這算不上欺騙,因為沒人能騙得了它,這是它的需要,少年和它,是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