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一只腳踩進(jìn)漩渦
宋景辰執(zhí)意要與父親一同去中州,其實(shí)還因?yàn)樗约河行∶孛?,他認(rèn)為自己跟普通的小孩不一樣。
小孩決定采用迂回戰(zhàn)術(shù)對付他爹,他爹在前幾日的“鴻門宴”上怎么拿捏范盛,他就怎么拿捏他爹。
他也要向皇帝上書!
——等皇帝陛下傳下圣旨,難道爹爹他還敢抗旨不成
于是夜里,待到全家人都睡下后,宋景辰輕手輕腳從榻上爬起來,披了件外衫,在書案后坐定。
給皇帝上書非是兒戲,須得有理有據(jù),理由充分才是,沉思片刻,宋景辰取過筆架上的毛筆,蘸了些許墨汁,先打草稿。
寫寫停停,不知道時間過去多久,小孩終于放下手中毛筆,打著哈欠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揉揉眼睛,重又鋪上嶄新的宣紙對著草稿認(rèn)真謄抄起來。
等到全部謄抄完畢,水鐘的浮標(biāo)已經(jīng)指向亥時末。
宋景辰收了筆,抖抖肉乎乎的小手腕,待到紙上墨跡干透,小心地折疊起來收好,松了口氣。
——可累死孩子了。
翌日晌午,城門外的官道上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匹快馬飛馳而來,馬背上的灰衣軍士滿臉風(fēng)霜之色,想是日夜趕路,顯得極為疲累。
那人一路縱馬急馳至宮門口,高聲奏報:“報——中州八百里急奏!”
很快,張公公步履匆忙往皇帝寢宮趕來。
養(yǎng)和殿內(nèi),文昭帝才剛剛午休醒來不久,飲過漱口茶,此時正盤坐在羅漢榻上,頗有興致地查看宋景辰借著交作業(yè)夾帶的“私貨。”
辰哥兒向他請旨,說是要跟隨父親一起去賑災(zāi),理由還挺讓他心動。
小孩的意思是他造出的水鐘僅在京城大賣就能為中州籌銀七八萬兩,若推行到全大夏,必然能籌集到更多銀子。
所以,懇請他下一道圣旨,將造鐘權(quán)收歸朝廷所有,如此他便可在中州建一鐘坊,天下水鐘皆由中州所造,再運(yùn)至各地販賣,如此不僅能為中州酬到銀錢——
且,中州的百姓沒有地種,還有活兒干,有活兒干也能賺錢填飽肚子養(yǎng)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