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楔子桃林(一)
“喀啦——“
桃林深處傳來棺木開裂的悶響,與他懷中那半闕《塞下曲》的震顫頻率完全一致。李逸塵終于明白,去年重陽夜在敦煌驛站刺殺他的黑衣人,為何寧死也要用血浸透那卷詩稿——原來墨跡是引,血跡才是真正的符咒。
風(fēng)突然停了。所有懸浮空中的花瓣同時轉(zhuǎn)向東方,那里不知何時多了盞飄搖的紙燈籠,燈罩上赫然寫著李太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殘句,字跡與銀鏈上的《蜀道難》同出一脈。
“原來連李太白的遺稿都成了鎖魂陣眼?!八湫χ粍ε蜃约鹤蟊?,銀鏈應(yīng)聲而斷的瞬間,整片桃林的根系破土而出,每一根都纏著寫滿盛唐詩篇的裹尸布。
鎖心鏈斷裂的剎那,裹尸布上的詩篇突然迸發(fā)出幽藍磷火。李逸塵踩住其中一卷正在燃燒的《秦王破陣樂》,布帛裂開處赫然露出半幅褪色帛畫——畫中人身著隋制鎧甲,手持的卻是一柄與長生劍形制完全相同的武器,劍穗懸著的銀鏈正與李逸塵腕間銀鏈殘骸共鳴。
“武德二年...“他碾開碳化的帛畫落款,瞳孔劇烈收縮。那年李淵剛稱帝不久,派次子李世民秘密西征突厥,而畫中人身后的軍旗分明標注著「隴西李氏秘軍」。
斗笠客的斗篷在磷火中化作飛灰,露出布滿刺青的臉——那些靛藍色紋路并非普通江湖人的圖騰,而是用《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的原文在皮膚上蝕刻出的密文。當(dāng)他的喉結(jié)滾動時,字句竟隨著聲帶震顫浮現(xiàn)半空:
「丙寅,星孛于虛危,有赤光墜晉陽宮。高祖命秦王以承影劍鎮(zhèn)之,劍吞兇星,然持劍者皆癲狂而死...」
長生劍同時發(fā)出龍吟,那些蠕動的血銹徹底剝落,露出劍脊上「承影」兩個古篆。李逸塵踉蹌后退幾步,第一次看清劍的全貌:這根本不是李太白鑄的長生劍,而是唐高祖李淵為鎮(zhèn)壓太白兇星打造的噬主兇器:承影劍!
桃樹根系裹尸布上的《秦王破陣樂》旋律陡然凄厲,爬出無數(shù)尸骸紛紛立起,他們穿著武德年間的裂甲,心口皆插著殘破詩卷。最前方那具穿著紫金虎賁盔甲的白骨骷髏抬手摘下自己肋骨,骨頭上密密麻麻刻著大椿功全本——正是李逸塵去年重陽夜丟失的那截右臂骨。
“難怪每甲子返童時都少一塊骨頭?!八宦暣笮ΓK于讀懂銀鏈內(nèi)側(cè)那句被血垢遮蓋的箴言:
「太白蝕唐,承影噬李。十六世孫,當(dāng)為鼎爐?!?br/>
磷火映照下,斗笠客臉上的《起居注》文字開始重新排列,最終匯聚成玄武門之變的真實記載。其中「太白經(jīng)天」四字突然滴落墨汁,化作一條黑蛟纏上李逸塵正在蛻變的少年軀體——這才是李淵藏在承影劍里真正的長生術(shù):以詩仙血脈為繭,喂養(yǎng)那條吞噬了兇星太白的洪荒孽種。
“大哥,別來無恙?“
那具紫金盔甲骷髏的下頜骨突然開合,發(fā)出李承乾標志性的口吃聲。李逸塵的脊椎竄過寒意——這分明是史書記載早夭的廢太子!
此刻,斗笠客詭異一笑。手中長劍在空中劃出十字劍氣,直逼李逸塵,無數(shù)骷髏如蝗蟲一般向李逸塵壓來…
李逸塵手中劍瞬間出鞘,爆出耀眼白光,剎那罩住整個桃林,仿佛抽空所有一切后又化成一道閃電消失在劍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