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東子,終于到碗里來了!
還有人認為80年代,天王巨星的譚詠麟和天皇巨星張國容的“譚張爭霸”,在亞洲產(chǎn)生巨大影響。
還誕生了諸如梅雁芳、齊豫、林子祥、陳百強、葉蒨文、林憶蓮、陳慧嫻等一眾實力派唱將,在華語樂壇熠熠生輝,這才是華語樂壇真正黃金年代的開端。
當然了,90年代誕生的“四大天王時代”,王非、鄭秀文、周華健、王杰等實力派代表在華語樂壇當中散發(fā)著各自的璀璨光芒,也有很多人支持。
但他們的這種說法,也被非常多人反駁。
第一個被反駁的就是建國之前,壓根就沒有華語樂壇這個概念,怎么能算做是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開端呢?
還有就是有人認為“許冠杰時期”“譚張爭霸”“四大天王”時期,對于粵語歌曲的傳播,比國語歌曲要更加深遠。
不能以偏概全,把香江樂壇黃金年代的開端,說成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開端。
他們認為,這幾年時間里,內(nèi)地樂壇已經(jīng)逐漸取代了香江樂壇和寶島樂壇,成為了華語樂壇的頂梁柱,那么內(nèi)地樂壇肯定是最能代表華語樂壇的。
因此有很多人都認為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的開端就是,1994年這個內(nèi)地流行音樂開始崛起的年份。
但同樣,這個說法也有很多人不認同,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上面的不能以偏概全。
而且1994年這個時期,只是內(nèi)地流行音樂崛起的而已,內(nèi)地唱片市場并未崛起。
隨處可見都是盜版,看似繁榮,但其實并沒有香江樂壇和寶島樂壇成熟。
況且那個時候很多內(nèi)地歌手的影響力,并沒有那些港臺歌手的影響力大,只有少數(shù)一兩個可以殺出重圍。
既然要評選華語樂壇黃金年代的開端,那么就要把內(nèi)地、香江、寶島等多個地方全部包含在其中。
如此來看,華語樂壇的黃金年代,應(yīng)該從許戈出道的1997年開始算起。
因為那個時候?qū)殟u樂壇正好達到了巔峰,出現(xiàn)了現(xiàn)象級專輯《心太軟》。
讓任顯奇紅遍兩岸三地,成為最出位的歌手,拿下了華語樂壇天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