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主炮
事實上,鄭和從來沒考慮過現(xiàn)在就在這片土地上駐扎,所以能談最好談,談不攏才會打。
此次來到呂宋國的主要任務,除了宣揚大明帝國的威嚴外,就是獲取這片土地上一切資源的情報,至于殖民,那純粹是走一步看一步。
畢竟,現(xiàn)在的大明剛剛結(jié)束對安南國的征伐,安南國那么一大塊肥肉,剛切下來最精華的一部分吃到嘴里,甚至還沒來得及咀嚼咽到肚子里,哪還有多余的嘴巴來吃呂宋?所以鄭和并不怎么想在這個時候起沖突,甚至即便是插手呂宋國,也只需獲取沿海一線的利益就可以了,內(nèi)陸方向,則要徐徐圖之。
而隨著鄭和命令下達,整個艦隊開始緩緩調(diào)整航向。
鄭和的遠洋艦隊以兩千料寶船為主力艦(約等于現(xiàn)代一千噸級護衛(wèi)艦),除此以外還有一千五百料的中型戰(zhàn)艦和八櫓船等小型艦船,雖然跟后世的航母戰(zhàn)斗群比不了,但放在這個時代,那就是徹徹底底的無敵艦隊。
當然了,就跟陸軍里一半以上的人員都是干后勤補給的一樣,海軍也是如此,除了戰(zhàn)艦,還有各式各樣的輔助艦船,比如用于運輸船隊所需要的糧食以及后勤供應物品的糧船、專門用來儲存和運輸?shù)乃㈩愃瓶焱У挠袀刹楣πУ鸟R船、還有用來運輸?shù)顷懯勘淖?br/>
而隨著艦隊轉(zhuǎn)向馬尼拉小灣,這支令當?shù)貪h人移民震撼的艦隊,也從海平面上逐漸迫近,露出了真容,最先觀察到的,就是小灣兩側(cè)堡壘上的守備部隊。
寶船,作為這時候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從上到下來看,上面,船上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而桅帆總體設計上采用縱帆型布局、硬帆式結(jié)構(gòu),帆篷面上帶著撐條相當于筋的加固作用;中間,甲板的建筑形式類似于傳統(tǒng)的中式樓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層甲板室形成舯樓,設了舷墻,艉部有三層艉樓,艏部有二層通透性的艏樓,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cè)前部有莊嚴的飛龍浮雕或彩繪,后部有鳳凰彩繪,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下面,甲板下的內(nèi)部的船體結(jié)構(gòu)上則設了多道橫艙壁,把一整個艙按功能分割成多個小艙,多的二十八艙,少的也有二十三艙,這不僅有加強結(jié)構(gòu)和分艙水密抗沉的作用,而且還有利于分割艙段分類載貨,滿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當然了,如此龐大的艦隊,不可能一次性通過峽灣,這次先遣的迫近分艦隊,他們將以五艘兩千料寶船和四艘一千五百料寶船為主力,以及一支相應的九艘坐船組成的運輸船隊為輔助艦隊,再加上三艘八櫓船和七艘馬船,共計二十八艘戰(zhàn)船組成了這支先遣艦隊。
其中九艘寶船,由于達到一千五百余料以上,吃水也深,所以很穩(wěn)當,是穩(wěn)定的海上發(fā)射基地,一側(cè)就能夠搭載十六門火炮,此時那一排黑洞洞的炮口,對兩側(cè)的堡壘,充滿了壓迫感。
然而,在鄭和看來的“小艦隊”,在馬尼拉的漢人看來卻極為危險了,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
在馬尼拉港平地上的普通漢人移民們,雖然沒有許柴佬那樣居高臨下觀望的優(yōu)勢,但堡壘的傳訊還是有效果的,他們也馬上就收到風聲,遠處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已經(jīng)越過安全區(qū),來到了馬尼拉小灣的堡壘處,直逼港口了,雖然因為通訊方式的限制,沒有得到太過詳細的信息,但馬尼拉的漢人們已經(jīng)認定了這是一支強悍至極的敵人。
在還算有序的指揮下,這段時間里,馬尼拉的漢人一直都緊縮在馬尼拉港不算高大的城墻內(nèi)不敢出城,連平日里往來于呂宋島的船只也都被勒令停靠,不準駛離港口,各大家族僅有的一些軍艦和絕大多數(shù)武裝商船也開始出港列陣,只不過由于幾乎沒有統(tǒng)一對外作戰(zhàn)過,所以陣型顯得非常混亂。
而先遣艦隊進一步迫近,這個舉措,更加激發(fā)了馬尼拉漢人民眾的恐慌。
他們認定這些來自故土的艦隊是為了搶奪馬尼拉的財富而來,是為了搶劫和屠戮馬尼拉的漢人移民,在這樣的情形下顯然馬尼拉港正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中,在得知遠道而來的大明艦隊即將抵達港口的消息后,漢人民眾和當?shù)赝林?,乃至各國商人,有人逃跑,但大多?shù)人則選擇了抄起武器,開啟了集體自保活動。
只能說,海外確實跟大明境內(nèi)不太一樣,充滿了武德充沛的氣息。
馬尼拉的港口區(qū),頓時變得雞飛狗跳。
但讓馬尼拉的緊張情緒有所緩解的是,先遣艦隊很快就不再前進,而是一艘通常用于通訊的馬船,將一名使者送到了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