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現場
東京音樂節(jié),原名為東京亞洲音樂節(jié),于1972年開始,1992年停辦,后在2010年重新啟動,不過由之前的官方舉辦模式轉變?yōu)榱巳缃竦拿耖g,方式也變?yōu)榱艘荒攴炙膫€季度舉辦,舉辦方為東京地方電視臺加上數位知名音樂家聯合參與。
相較于十幾年前的音樂節(jié),如今的東京音樂節(jié)更多的是注重新時代的優(yōu)秀曲目與音樂制作人,每個季度選出的頒獎曲目都由評審——也就是舉辦方的數位音樂家共同評判。由于是主觀評判,并不同于其他的音樂獎項那般需要參考其具體影響力與CD銷量等等,所以才能夠做到每個季度都舉辦一次,而不像類似于金曲大獎紅白歌會那般需要每年年末統計結果才能夠舉行,但也因為如此,對于外界的影響力與公信力自然也并沒有前面所提到的獎項含金量高——盡管前面所提到的也有被詬病黑幕的地方。
畢竟這種純主觀判別,很容易會讓人懷疑有沒有黑幕。
然而事實上并不需要黑幕。
如今的東京音樂節(jié)已經變?yōu)榱思兇獾男律枧_,每個季度所收錄的新曲與新人比比皆是,曲子本身的銷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人音樂家,歌手,能夠與老一輩的知名音樂家搭上橋梁,獎項并不是單純的獎項,反而成為了一種傳承。
這是老一輩漸漸老去的音樂家們對于新生代的音樂制作人的期望,獎項是一種鼓勵,至于所獲獎的曲子是否被大眾接受,銷量又如何并不重要,甚至有很多銷量與知名度不高的曲子反而獲獎的案例屢屢出現,也因此常常被業(yè)內戲稱為音樂節(jié)中的文藝片。
注重藝術,而非注重音樂帶來的商業(yè)價值,這是外界普遍的看法。
所以當一首名為《Top of the World》的曲子出現在提名獲獎的名單上時,不少雜志與媒體都被嚇了一跳,以為自己眼花出現了幻覺。
畢竟這首曲子不同于音樂節(jié)之前獲獎的許多曲子,其在短短幾個月造成的影響力并不弱,而且還在網絡上流傳甚廣,與之前獲獎的那些曲子的情況截然不同。甚至可以夸張點說,這首曲子出現在紅白都比出現在這里的可能性大,畢竟紅白的選曲考慮的便是一整年下來的影響力,而這首《Top of the World》似乎更加符合這種情況。
就好比一堆文藝藝術片里忽然跑出了一出喜劇,怎么看都有些別扭。
但其實也不別扭,在大洋彼岸就有一部名為《讓子彈飛》的電影將深度與搞笑融為一體,商業(yè)與文藝做到均衡,這首曲子在評審團里的某位音樂家看來也不例外。
而當人們將目光轉移向了曲子的作曲者時,立刻就又發(fā)現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新成立的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的經紀人,參與前段時間最為熱門的綜藝節(jié)目之一的《樂器之神》并奪得冠軍的演奏家,短短幾個月以來就創(chuàng)作了好幾首曲目,幾乎曲曲經典的作曲家,這樣的人同時還是那個偶像團體的運營,兼具各種身份在身上,不得不讓人好奇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這樣的履歷更是讓人下意識聯想到了那個偶像團體的制作人,秋元康。
一樣的跨界,一樣的身份多樣,更為重要的是,這兩人似乎還是學長與學弟的關系?
無數的記者在得知了消息之后都在摩拳擦掌,想要好好從這位年輕人身上挖掘出一些重磅新聞,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現有的成績?又是為何愿意屈居與一個剛成立沒多久的偶像團體里當一位經紀人?這樣矛盾重重的情況,著實讓人好奇。
......
兩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