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寺中歲月
這茅草屋容易壞的很,翻了建,建了翻,當(dāng)年了圓大師清修的茅屋早就已經(jīng)湮滅在滾滾時間的洪流之中。
不過,或許是巧合,連意所選擇居住的茅屋,恰好就在那一處山谷之中,雖然位置不至于完全一致,但是卻是最近不過。
連意當(dāng)時愣了又愣,也沒說什么,不過逡志大師發(fā)現(xiàn),這位叫連意的女修當(dāng)真心沉如水,坐的住禪,也參悟的了道,真真是一方人物。
連意倒不知逡志大師私下里對她的評價如此之高,只不過,她于修煉向來有自己的想法。
隨性隨性,四海為家。
哪里讓她覺得舒服舒暢,她可以多留一些時日,哪怕茅舍清貧,她也甘之如飴,哪里讓她覺得不適,她可能一日都待不了,哪怕富麗堂皇,亦或者人間仙境。
這千緣寺出人意料的合她的眼緣,讓她覺得順心順意,既如此,她便在此處扎下根來。
眉昆界的眾人來到此千緣寺,就是瞻仰一下古寺,逡志大師并不限制諸人行動,也沒有安排任何硬性需要參加的活動,這寺中原本什么樣,在他們來了以后便是什么樣。
眾人性格不同,想法不同,自然想得到的東西,想做的事情就不同。
大部分人和原本在宗門一樣,只當(dāng)這兒是一處住所,日常就是去到乙火界各地方游歷去了。
他們或者自己人三五成群,或者獨自成行,亦或者結(jié)交了乙火界的朋友,奔波在各地。
到此,眉昆界的人便散了開來,只是各自帶上了用于聯(lián)絡(luò)的傳信符,以十八年為期限,再次回到這千緣寺,其他時候,大家各奔東西,各安天命便是。
連意卻是留下來了,她也是唯一一個不是和尚,但是選擇留在千緣寺的修士。
其實,連意也不知道留多久,她就是從心所欲,覺得在這兒舒服,那就留久一些。
每日循著寺廟的鐘聲,跟著千緣寺的萬千僧侶去聽佛論道,聽完早課,便去藏經(jīng)閣去尋找佛理典籍,補充福慧古寺的那些不全的典籍,她甚至有意識的尋找出了圓大師留下的全部手札,將它們謄抄下來。
實則,那些東西,她也看不懂,不過,她就是覺得,大師的東西,她留一份在自己身邊才能更安心。
傍晚出了藏經(jīng)閣,她會去芥寂大師和逡志大師那兒轉(zhuǎn)一圈,有些晦澀難懂的佛理甚至是一些修煉中不大通順之處,她也不拘泥是什么,想到什么都拿來問兩位大師,兩位也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