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一戰(zhàn)成名
渭北城外,漫天黃沙。
這便是秦晚晚讓戰(zhàn)士們給馬尾綁上樹枝的原因。
只是馬蹄哪有這樣的威力。
再加上馬都被綁在一起,發(fā)出的馬蹄聲整齊而有力,就更讓人摸不透黃沙里到底有多少騎兵了。
麥郭澤親自前往西門查看了城門外的情況。
他思索之后,將城中的三萬戰(zhàn)士分成了四波,每波7500人,而麥郭澤自己則帶了其中一波人到了南門。
南門的人數(shù)是最直觀的,按兵不動,兩千人。
麥郭澤的舉動,正在秦晚晚的意料之內(nèi)。
她要的,就是渭北的守城軍分散開來。
兩萬人要攻破一座三萬人守著的城池,唯一的的辦法就是用計讓這三萬人分開。
秦晚晚在黃沙地里等了約莫一個鐘頭左右,剩下的步兵就也到齊了。
她帶了幾個戰(zhàn)士去山林里砍了一顆直徑20厘米左右的樹,然后便直接帶著剩下的一萬五的步兵繞到了北門。
北門與南門相對。
目前力量最薄弱的就是南門。
別看南門人多,他們的隱秘性差,全部人馬都是暴露在馮軍的視野之中的,是最容易受到馮軍的主動挑戰(zhàn)和試探的。
秦晚晚勢必要在馮軍按捺不住,試探之前就拿下北門,然后一路南去,直到取下南門。
到了北門騎兵營戰(zhàn)士的后面,秦晚晚沒給北門守城戰(zhàn)士任何反應(yīng),就直接下令讓一萬戰(zhàn)士拿著步槍遠距離射擊城門。
四千的戰(zhàn)士掩護著一百戰(zhàn)士準(zhǔn)備去撞渭北城的城門。
這四千戰(zhàn)士還可與一百戰(zhàn)士不停的換人,直至將城門撞開為止。
之所以決定直接撞門,是因為如今的城池的城門多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大多年久失修,不像想象中那般牢固。
而且直接撞倒城門,取下北門,才能避免城中其他門的馮軍支援北門。
總之,越是速戰(zhàn)速決越好。
秦晚晚帶了一千人在最后殿后。
騎兵營的人在拆綁住馬匹的繩子。
馬上就要作戰(zhàn)了,等城門打開,騎兵營將會是第一批沖入城池,攻城掠地的人。
兩方人馬交火,一萬四的步槍對上了北門七千五的守城馮家軍。
火力兇猛。
其他三個城門的人聽到聲響,便明白北門已經(jīng)在攻城了。
為了給北門打掩護,其他各城門的將領(lǐng)也派了人向城樓開槍,打起了佯攻戰(zhàn)。
聽到其他幾個城門相繼傳來的槍聲,秦晚晚心中安定了許多。
看來孫樂給她推薦的人都還不錯。
不用提點便摸清了局勢。
遠處,渭北城的北門已經(jīng)是搖搖欲墜了。
北門的守城人向麥國澤求援第一次的時候,被麥國澤拒絕了,麥國澤聲稱自己所守的南門也受到了攻擊。
直到南門的人多次開槍,卻一點也沒有攻城的動向,麥國澤才發(fā)現(xiàn)事情的不對勁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