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追相
劉玄德之幕府,文武云集,一時俊彥之選,但并沒有減少劉備的擔憂。
一個人坐在冷清的私室,劉備想起了他和楊修的一次對話。
那還是去年,他將要帶兵南下入蜀,當時楊修作為他的記室曾和他談過一次話,說的是朝中局勢。
在當時,楊修直言不諱讓劉備選益州為根基,并斷言道:
“以弟之見,漢室傾覆之禍就在兩三年內(nèi),請兄早做打算?!?br/>
當時劉備還大吃一驚,只以為楊修因為朝廷對楊氏的清洗使得這位妻弟滿腹怨懟。
所以劉備還勸道:
“天子圣明,太師老成,斷不至于此?!?br/>
那時候楊修只是冷哼,然后搖頭不再說了。
本來這事劉備都快忘了,但隨著他平定益州之亂回朝后,他就越發(fā)覺得楊修說得有點道理。
那就是好像太師并不是那么簡單,甚至天子也未必那么圣明。
實際上,對于天子劉協(xié)他是很有好感的。
雖然當時他還在關東為將,但卻對劉協(xié)多有好評,甚至要遠遠好過對于他當時的主君劉辯。
因為在劉備看來,劉辯權力手段過于粗暴了,他如何用自己的?讓自己帶著張飛直接殺上殿堂屠了袁氏一門眾。
這等粗暴血腥的事,縱然在整個漢家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所以當時的劉備縱然對于漢室有感情,但對于劉辯卻是有怨言的。
而反觀當時的劉協(xié)如何處理這等權利易代的事情呢?
他不僅能從宦官和關西豪族的亂斗中抽身而出,而且能迅速找到破局的關鍵,也就是河東的董卓。
而且在董卓迅速回長安的時候,果斷將大將軍和太尉的權力全部交給董卓,形成了董卓在外,他在朝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