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臧否
所以最后鞠義就將鞠演給調了回來,重新做他的帳下騎督,此刻就隨著自己,一同北上到大谷口校閱諸軍。
……
當鞠義趕到的時候,前軍負責先戰(zhàn)的兩個軍,共二十個營頭已經列陣完畢了。
此刻在鞠義的視野里,近萬袁軍吏士橫亙在寬闊的河洛盆地上,戈矛如林,甲光耀日,無數旗幟漫天飛舞,蒸騰著鐵血殺氣。
而在這些方陣的最前方,正有兩處壁壘前后相依,同樣是鹿角林立,同樣巾幡獵獵,嚴陣以待。
看來那就是谷口外的泰山軍了。
鞠義將目光收回,看著最靠近自己這邊的一軍,嘴角露出了笑容。
這一軍是他的老嫡系了,其中有一半的部隊追隨過他,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部隊就是他在江夏組建的。
甚至此軍的軍號都是他自己擬好呈報給袁紹的,原先定名“云夢”,取荊州云夢澤之意。之后,袁紹改了一個字,得名“云中”。
于是“云中軍”得以出現在袁氏部隊的序列中。
云中軍一開始成立的初衷就是利用荊人平荊州的策略,所以廣泛招募荊州地區(qū),尤其是江夏地區(qū)的豪勢子弟和武士。
原先這個軍一直在沙羨一帶,負責拱衛(wèi)漢水的物資運輸,但后來因為袁紹和劉表講和,決定放棄江夏,所以這個軍就從南方調動到了汝南。
前段時間袁紹決定加大戰(zhàn)事的烈度,所以就將云中軍從汝南調動到了廣成關,重新隸屬到鞠義的帳下。
云中軍的配置為一軍十營的編制,但其總人數卻只有三千六百人,因為此軍原先有半數是水軍,但后面因為要北上,所以才重新調整了部屬。
此外,云中軍的各營中,弓弩的配置也不高,因為江夏近有云夢大澤,水汽潮濕,弓弦這些損害尤高。
但這卻也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犀鎧斗劍的武士,這些人長于肉搏突刺,常常以一當三,是一等一的精兵。
而鞠義的部隊不缺弓弩,他看重的就是這些人的短兵能力。
而且鞠義也有意外之喜,那就是雖然江夏普遍不用弓弩,但依舊有不少善射之士,又因為弓弩力道不足,這些人常常用毒抹箭頭,如一些烏頭之毒,擦著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