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出征
對于這些軍中武士來說,袁紹知道他們要什么,并非常慷慨的和他們分享一切。
那些莊園、土地、奴隸都是袁紹賜予他們的,是袁紹讓他們成為了人上人,成為一個體面的武士。
而且袁紹在分封時還非常公正,只要符合軍功要求的,他都會不吝賞賜,給他們應(yīng)有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袁紹的這份慷慨還只限于他們這些武士,而不讓那些卑賤的泥腿子來沾染這份榮耀。
這就讓這些武士更加感激,也更加認同袁紹。
正是在袁紹這樣的體制下,眾多出身平凡,但有勇力的底層武人獲得了機會,從一個目不識丁的浪蕩游俠,成為了貴人。
所以這些人對于袁紹的認同,對于陳公國的認同,并不下老泰山子弟對于泰山軍的認同。
你泰山軍有一個“黃天大業(yè)”的理想,咱們這些袁軍武士也有一個“武士當國”的美夢。
誰也不比誰更正確,不是嗎?
但袁軍也是有隱患的。
他麾下的老軍自然不用多說,都是能征慣戰(zhàn)的武士,但之后在結(jié)束江夏之戰(zhàn)而組建的部隊卻良莠不齊。
這些二線部隊充斥著大量的民夫、壯勇、部曲,這些人既沒有軍戰(zhàn)經(jīng)驗,也不被袁軍中的武士們信任。
在這些武士們看來,這些人出自卑賤,本就容易被泰山軍所吸引,而這些人既無榮耀可言,又無田土宅院需要守護,所以如何信任得了?
于是,很多武士聯(lián)名寫給陳公,反對將這些卑賤人充入軍中。但袁紹也沒辦法,武士的數(shù)量就是這么多,他必須要集合大量的軍力才能應(yīng)對后面的大戰(zhàn)。
所以縱然不斷有民夫壯勇做了逃兵,但袁軍依舊沒有停止他們征召的步伐,大量的部曲、徒隸被強征入營。
好在袁紹還有足夠的時間用以給這些人訓練,不然這樣的部隊送到前線就是送死。
郭嘉曾勸說過袁紹,讓他不用著急組建這樣的部隊,因為以現(xiàn)在的軍力足夠守住大谷關(guān)和廣成關(guān),以泰山軍目前的軍力分布,是很難直接威脅到豫州的。
郭嘉依舊堅持此前的計劃,他認為袁軍要更加謹慎的應(yīng)對和泰山軍的戰(zhàn)爭。在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時,可以讓青州、兗州的盟友們對泰山軍的內(nèi)線進行滲透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