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儀仗
亭院深深,梅香幾許,荀攸清音郎朗。
“袁本初其人,攸素知之。其人公族子弟,名家俊秀,無論是天賦還是才情皆屬一流。是以弱冠登朝,播名海內(nèi),又因袁氏累世臺司,賓客門生遍及天下。所以,單騎出奔,猶能蟄身鄉(xiāng)野。布振一郡,且可威震中原。”
“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袁本初矜驕公子,厄難之時尚能奮發(fā),一旦勢張運盛,外寬內(nèi)忌。如此能聚士卻不能用之,有大志而不能德之。再且其人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馬雖強,其實難用。如此志大才疏袁本初,王上何慮之有?”
荀攸作為潁川士林的俊秀人杰,當然很清楚袁紹是什么樣的人。實際上,以上評價不僅是荀攸的看法,也是他叔父荀彧的看法,這些人都是當世人杰,對于同代的這個所謂“天下楷模袁本初”哪能看不清?
而張沖其實并沒有真的接觸過袁紹,他對此人有限的認識都是來自于后世的結(jié)果,而現(xiàn)在聽了荀攸的看法,就明白了。
原來這袁紹就屬于那種“逆風穩(wěn),順風浪”的選手。
不過對于荀攸的這番評價,張沖倒也保持自己的看法,他并不認為一個人是停滯的,既然袁紹能走到現(xiàn)在這個程度,沒一點成長是不可能的。如果再以老眼光來看待袁紹,日后必然會吃大虧。
所以,張沖只是哈哈一笑,不再多言,便接著看最后一條軍報了。
而如果說第一條是讓張沖喜,第二條是讓他愁,第三條就只有驚愕和荒誕了。
原來,雄踞益州,掌民百萬的一方諸侯,益州牧劉焉死了。
荒誕的不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死,而是他死在了蜀中著名鬼道女巫的口中,此人也正是三代天師張魯?shù)哪赣H。
拋開其中荒誕、孽海的情節(jié),張沖敏銳的感覺到,隨著劉焉的死,本已經(jīng)清晰的天下局勢又要起波瀾了。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將出英雄者是誰?
念此,張沖遙望西北,只感嘆這山河大好,英雄接連而起,雖然傳奇了時代,但卻讓這天下生民又要受苦了。
……
張沖的目光穿越了秦嶺,穿越了古道,一直落在了那被天地最鐘愛的一處盆地上,而在這處盆地千山萬水朝見的中心,正是天府之國,成都。
但今日的成都卻并不那么花團錦簇,反而刀兵四起,人心惶惶。
無數(shù)東州兵和叟兵此刻如狼似虎的涌入各家,搜尋著一切可能和“五斗米”教相關(guān)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