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寸血
就在董卓在盤算手里的這些兵哪些是可以支援并州的時候,并州方面又送來一條軍報。
卻是那廢物一般的丁原因為搞堅壁清野,將原平的世豪和百姓也弄反了。當(dāng)?shù)厍自谝粋€白波賊將楊奉的帶領(lǐng)下,聚眾起兵響應(yīng)泰山軍。
這個時候太原北部的防御就剩下陽曲了。
用丁原自己的話來說,此時的太原人心惶惶,每日出城避難者不可勝數(shù)。如果再無援兵,太原不保,并州不保。
對救援與否還在猶豫的董卓只能召開軍中大將,一同商議。
他的親從宿將牛輔很直接,他是這樣說的:
“泰山軍兵鋒正銳,我軍難與爭鋒。而一旦勉強抽調(diào),我東西兩面立即就會進退維谷。所以當(dāng)宜棄并州之地,謹守關(guān)西而已?!?br/>
牛輔的話代表了一大批軍中將領(lǐng),他們都是東西戰(zhàn)場的一線將領(lǐng),非常清楚現(xiàn)在兩面戰(zhàn)役已經(jīng)到了關(guān)鍵時期。
如果這個時候分心北面的并州,那兩面戰(zhàn)事就會陷入僵局,此前流血流汗打出的優(yōu)勢就會一朝喪盡。
所以他們的意思就是拿土地換時間,讓丁原那個老小子帶著并州人在太原死守,讓他們從容收拾掉兩邊敵人,到時候再北上救援。
但牛輔的觀點卻遭到了李儒的反對。
李儒作為董卓的謀主,從大局分析道:
“太原,天下脊梁,睥睨左右。如棄并州,河?xùn)|必不可保。河?xùn)|殷勞,士馬精強,京邑所資。如太尉棄之,軍中騷然。不如請撥精兵三萬,依托中條,構(gòu)建防線。進可援太遠,退可保河?xùn)|?!?br/>
作為謀主的李儒自然是比牛輔想得更遠的,他從政治上給董卓分析了救援的必要性。
那就是別看董卓好像節(jié)度關(guān)西諸軍,但實際上他的嫡系基本盤就是兩部分。
一部分是追隨他的涼州軍,另一部分就是河?xùn)|兵。兩大武備就如車的兩輪,一左一右拱衛(wèi)著董卓的武人集團。
而如果縱容泰山軍拿下太原,那河?xùn)|就必然不保。而保不住河?xùn)|,河?xùn)|兵就會心散。到時候太師府的馬車,就會塌掉一個輪子,面臨傾覆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