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對弈
沮授說,可能現(xiàn)在常山關(guān)的確有鮮卑人襲擾。
因為常山關(guān)外真的有鮮卑人。
大致是在東漢初年的時候,因為匈奴叛亂,光武曾放棄了北地諸縣,將雁門、代郡、上黨三郡民,遷徙到了常山關(guān)以東。
爾后漢室大破匈奴,但卻并沒有再將原先的民眾遷移回原地,而是給歸附的南匈奴內(nèi)附了,當時設(shè)置了一個匈奴中郎將來管理。
具體有多少匈奴人口在這個地區(qū)呢?誰也說不清楚。只是聽說,光泫氏縣一地的匈奴就有萬帳落,可以拉出萬人控弦。
不僅如此,這一地區(qū)還有鮮卑人。雖然鮮卑人與漢人仇殺百年,但鮮卑人并不像漢人是一個成熟的國家,它是一個游牧名族的集合,誰有力聽誰的。
所以依舊有大量的鮮卑人貪戀代地的富饒,在這里雜居。而他們被統(tǒng)一稱呼為代人鮮卑。這些人基本與當?shù)貪h民并處,一同生活。
而漢人豪強們也常招募鮮卑人為兵。但這些人并不是總是服從的,因為和漢人雜居,兩者總是會爆發(fā)激烈的沖突。
而這個時候漢人的長官就要出面調(diào)停。
所以沮授就猜測,可能當時常山關(guān)外正有這樣的沖突出現(xiàn),而盧植作為漢吏長就出面調(diào)停這事。
雖然沮授是這么說,但張沖本能覺得并不是這么簡單。
因為張沖要是沒記錯的話,沮授所言的代郡鮮卑豈不就是日后拓跋家的那一支?這支鮮卑可以說是中原王朝的打手啊,那盧植老匹夫不會因為覺得打不過他,就去代郡招鮮卑人吧。
實際上,張沖想錯了,現(xiàn)在的代郡鮮卑和所謂的拓跋家可沒關(guān)系。
但有一點張沖沒想錯,那就是咱們的盧植去常山關(guān),是一石二鳥。
他既是去那里堵住北疆防御上的漏洞,又是去那里招募代地的鮮卑和匈奴人以及漢人豪杰的。
本來盧植此舉最大的風險就是他出大部分軍力東趨常山關(guān),會使得薊縣不穩(wěn)。
但他也沒辦法,草原那些胡人最重力量,只有兵強馬壯去招募,才能有作用。光靠漢室的權(quán)威?
對不起,現(xiàn)在不大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