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遷都
國號既定,張沖便準備論功行賞。
他以度滿為泰平國左丞,以何夔泰太平國右丞。以祭孫為樞密左使,以楊茂為樞密右使。
擢升五部將為元帥,升關羽為左軍元帥,立左軍元帥府;升張旦為右軍元帥,立右軍元帥府;升丁盛為前軍元帥,立前軍元帥府;升于禁為中軍元帥,立中軍元帥府。又升董訪為后軍元帥,立后軍元帥府。
以蔡邕為銅雀臺閣士,以諸葛珪為鄴城令,以吳觀、單鳴為憲司左右司長,以陶黯為太學正,以趙達、郭圖為提刑按察司左右司長,以嚴莊、高升為轉(zhuǎn)運司左右司長。以范常、任峻為營田司左右司長。
以荀攸、阮瑀、路粹、申商、馮防、李恒、李榕、馮熹、黃權(quán)、郭韜、吳瑞、張允等為郎官。
又置帳前總制親兵部,以蔡確、郭祖為左右校尉,轄鐵搶、鐵騎、鐵甲、陷陣、鐵林五部兵。又擢李大目、典韋為橫撞軍左右將,隨扈帳下。
至于如蒙沮、董昭等悉領原職如故,只是品秩皆升一級。
此外,張沖又令工司從府庫內(nèi)起出一批金錢,令其熔鑄新的銅錢,名“泰武通寶”,又熔金萬斤鑄金幣,名“立泰平國”,盡數(shù)發(fā)給全軍各吏士。
如此,一個包括行政、司法、軍事在內(nèi)的,組織較為完備的號“泰”的泰平國,就此在河北地區(qū)建立起來了。
張沖在稱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表關羽為泰魯行營元帥,使節(jié)鉞,領左軍元帥部萬人南下,駐節(jié)奉高。
顯然,張沖在反復考慮之后,還是認為目前的關羽是唯一有資格面對魯泰地區(qū)復雜形勢的帥臣。
之后張沖將關羽傳入宮內(nèi),將魯泰地區(qū)的情報悉數(shù)告訴他,并將自己對之后的局勢的風險也告訴關羽。
而關羽果然也沒有讓張沖失望,抱拳受命,面無懼色。
如此,在泰平國立國后的第三日,關羽就帶著精銳步兵萬人、配兩營突騎兩千騎,四千輜重兵。從鄴城出發(fā)沿著官道向著東南方而進。
之后他們將從白馬渡口而過,穿過河濟根據(jù)地,穿過兗州中部的中平國根據(jù)地,并最后在奉高駐節(jié)。
而那邊,在泰平國立國于鄴都后,天下的局勢果然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一個就是漢室經(jīng)歷過兩次大的政亂后,威信大減,對于上層的傾軋,各地太守紛紛坐而觀望自保,于是兩京的實力再一次減弱。
而對于這些,關西長安的劉宏并未采取何種措施,而是更加肆無忌憚的享樂游宴。許是知道收復洛陽無望,又不虞被關東逆賊破關,劉宏開始放飛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