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困覺
卻說劉惠將自己計劃俱告張驤,然后張驤也不藏著掖著了。
他也告訴劉惠,他們本已經(jīng)打定了要去投奔泰山軍了。
原來,自泰山軍飛龍、飛虎兩部突騎突至趙國和常山之間的邊境,也就是柏人一帶的時候,常山國南部的豪杰游俠們就沸騰了。
他們聽說了太多泰山軍赫赫戰(zhàn)功了。
尤其是滎陽一戰(zhàn)更是舉世皆知,其后破敖倉后,更是賑濟大河上下的黔首窮苦十余萬,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支義軍。
在黔首眼里,泰山軍是義軍,在豪強眼中,泰山軍是暴軍。
但這些對常山的豪杰游俠們來說都不重要,因為在他們眼中,泰山軍是能得河北的最大勢力,這些人為了富貴,早就想投奔泰山軍了。
別說什么會瓜分他們田土,對不起,咱們游俠豪杰除了手上這一把刀,什么都沒有。
所以什么都沒失去,但卻獲得了潑天富貴的可能,這叫他們?nèi)绾尾恍膭印?br/>
而像張驤這樣的,雖然好像有什么家底的,但實際也就是個靠山吃飯的獵戶。所以張驤原本已經(jīng)和附近的一些游俠商量好了,打算南下投奔泰山軍。
而現(xiàn)在自己的舊主劉惠也來了,也要加入泰山軍。
這下子,張驤就覺得泰山軍更有奔頭了。
畢竟在張驤眼里,自己的舊主是真正的王侯之家,是漢室的統(tǒng)治階級,就連他都棄暗投明,欲投泰山軍,不正可見其前途廣大?
于是,張驤將附近的一些豪杰引薦給劉惠,如卜勝、張延、李豐、郭超等,都是附近的勇士。此外,還有數(shù)十雜胡野也加入在列。
和大多數(shù)人以為河北盡為漢民不一樣,實際上有不少胡人就一直生活在河北地。比如當年常山、中山皆是當年戎狄之土,后面為華夏之后,還是有不少部落戎人混居的。
之后數(shù)百年間,又源源不斷有草原胡人從代地走線來常山,雖然沒有編戶,但也在常山地區(qū)繁衍生息。
所以這數(shù)十雜胡就是類似山寮的野人,這次被張驤喊來壯壯聲勢。
眾豪杰在知道劉惠竟然是真定王之后,紛紛推其為主。而劉惠也當仁不讓,先盟誓一番,然后斬木為兵,裂裳為旗,就帶著百余人南下投奔泰山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