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亂令
賊軍刀劈槊搠都不能傷他們分毫,反被這五十騎給碾成了肉泥,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實際上一開始,幽州突騎的軍吏們皆對這些重騎不看好。倒不是覺得這種兵種不好,而是覺得,就五十騎能頂?shù)纳跤寐铮?br/>
數(shù)萬人交戰(zhàn),就靠這五十騎,累都累死他們。
但現(xiàn)在一用,發(fā)現(xiàn)這重騎竟然在突擊分割敵陣上這么有用。因為所當(dāng)無有不催,所以賊陣一碰就碎,雖然殺的人不多,但能將賊軍僅剩的陣型攪的稀碎。
不過,后面這五十騎就慘了。
因為馬速降下來,這些鐵騎直接被憤怒的濟南黃巾給掀翻在地,隨后七八個抓一人,用石頭砸死了。
甚至領(lǐng)頭的公孫越,不是因為胯下馬是公孫瓚資助的神駿,還有余力帶著他沖出,不然也要死在陣?yán)铩?br/>
這就是,漢軍重裝突騎的第一次登場,雖然不凡但結(jié)局凄慘。
實際上,這些重騎的死,還是要怪這些幽州突騎的,只因為他們不懂與這些重裝突騎的配合。
一般來說,成熟的重騎戰(zhàn)法是各兵種圍繞重騎來布置。
因為重騎的武備能力,無論是輕騎還是輕甲騎都無法與之抗衡。
弓弩手或許還能靠手中箭矢抵御沖鋒的重騎,只要射到騎兵或戰(zhàn)馬甲衣的薄弱處,重騎也要折馬,但這種情況概率太低了。
因為面對重騎沖鋒,沒有多少弓手有勇氣站立原地,多數(shù)人在重騎還沒沖到眼前的時候,就要跑路,不然就跑不了了。隔這么遠,這些弓手射出的箭矢自然沒多大用。
所以,重騎一出現(xiàn),就成了戰(zhàn)場之王,是主宰戰(zhàn)場走勢的決定力量。
但重騎不是沒有缺點的,那就是續(xù)航能力短,和落馬后騎士的救護能力弱。
因為人馬皆披鎧,戰(zhàn)馬的奔沖時間就短。一旦馬速停止,就很容易被敵軍步兵給拉下馬來。
而一旦披甲騎士落馬,他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再站起來,那時候他就是一只有殼的螺肉,輕易就能被人挑殺。
所以,一般而言,重騎的編制中,一定存在輔助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