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成仁
漢軍最后的預(yù)備,計兩千幽州突騎,八百長水校尉胡騎、三千趙國步卒,沿著荒蕪的凍土小坡緩緩而下。
其中幽州突騎在最中,左邊是長水校尉胡騎部,右邊是趙國步卒。
他們按各自方陣壓來,精甲曜日,呼氣成云,旗幟也在朔風(fēng)中挺立,不可一世。
此時,留在陣后的,隨陣一起走的,各吹鼓手、擂鼓手紛紛鼓足了勁,吹打出振奮人心的聲樂。
在對面,青州黃巾的張饒部,除了最后的兩個千人方陣還在堅持,余部已經(jīng)潰敗。
至于徐和部,已經(jīng)徹底不成列了,各部只能在漢軍夾擊中各自為戰(zhàn)。甚至連徐和本人,都被裹挾撤退到了后面的濟南黃巾中。
所以,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成為中流砥柱的就只有祭孫的三個八千人大陣。
面對著對面漢兵追攆著前部黃巾潰兵沖來,在大概兩百步的時候,濟南黃巾還一動不動。
突然,從陣前的牌柵后,冒出一隊隊弓手,他們皆是濟南黃巾積攢的山寮弓手,手上拿的也是濟南武庫中的漢軍制式硬弓。
于是,在對面漢軍沖到一百五十步到百步之間,濟南黃巾的弓手隊將紛紛揮旗,下令各隊發(fā)矢。
一時間,濟南黃巾寬闊的戰(zhàn)線上,箭如飛蝗,向著漢軍的沖擊隊列宣泄著怒火。
的確是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就在之前,漢軍還以密集恐怖的箭矢打崩了張饒的大陣,此時他們就要面對濟南黃巾的報復(fù)了。
平原黃巾、濟南黃巾、樂安黃巾。三部雖然皆是青州黃巾,但主要兵種和戰(zhàn)力卻不盡相同。
平原郡屬平原地,地內(nèi)口多民眾,善編陣,也是青州黃巾中實力較強的一支。
而樂安靠海,民多吃海善水,也常操舟挽粟,是青州黃巾中機動能力較強的一支。
但他們兩個都不能和濟南比。因為獨獨濟南有一支足足三千人的弓手軍。
因為濟南靠山,而只有山寮才多善射。
所以這會,足足三千人的弓手玩命的發(fā)射著箭矢,將漢軍的先頭部隊完全覆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