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鬼胎
“將軍命君統(tǒng)籌淇水,為國干城,其任至重。但君就任多日,耗餉無數(shù),土一寸未復,賊一部未破。自北岸百姓聞聽我王師將渡,誰不引頸而盼?但將軍坐守北岸,倦怠消極,豈不是蹉跎士心?所以,將軍令我來,再問問曹君,這兵它還發(fā)嗎?”
此時,在淇水的南岸大營,奉鎮(zhèn)東將軍命來傳令的荀攸,正聲色俱厲的對假節(jié)校尉曹操訓斥。
荀攸之前一直在敖倉的糧臺撫鎮(zhèn),其憑借出色的軍需調度能力成功讓張溫刮目相看。這次淇水對峙,張溫將鎮(zhèn)東幕府駐節(jié)在朝歌,也將荀攸調來統(tǒng)籌幕府糧秣。
說實在的,荀攸本該有更好的前程。因為他的叔叔荀爽與張溫是同道好友,他入了張溫幕府,自然受提攜。
但問題是,荀氏這兩年時運確實有些背。之前荀彧的父親以自己兒子聲名來抵,好不容易成了家族里唯一一個初仕的。
但誰知道遇到了個泰山賊破城,不僅荀彧父親畏罪自焚,荀彧自己也因成了此亂之源頭,被拿送牢寺,至今還未被營救出來。
張溫確實是想提攜荀攸的,但奈何荀攸和之前皇甫嵩的那幫幕僚走的太近。張溫幾次讓他和這些人切割,荀攸都不愿意,那只能讓他蹉跎幾年了。
而現(xiàn)在,荀攸卻改了性子,不僅主動要求來朝歌的幕府,在知道張溫要遣人去淇水大營訓斥曹操,其人也主動請纓。
對此,張溫只覺得是荀攸想清楚了,到底誰才是他的貴人。
所以在淇水大營,荀攸聲色俱厲的講,曹操老老實實的聽,其余眾將則或喜悅,或嘲諷,或羞惱,不一而足。
最后,荀攸將口令一一說完,然后最后問了一句曹操:
“曹校尉,咱這兵就這么難發(fā)嗎?”
曹操臉色難看,他猶豫的看了眼帳內的眾將,難為道:
“謁者,不知道能否讓眾將暫為避讓?操有幾句難言之隱?!?br/>
荀攸看了眼眾將,緩緩點頭。
于是,孫堅、趙融、淳于瓊、鄭泰、鮑鴻、皇甫酈、馮芳、張超等八校尉,相互看了看,便告辭退出帳外。
這八校尉一退出帳,就自動分成了幾個圈子。
其中孫堅、張超一個圈子,鄭泰、皇甫酈一個圈子。剩下的趙融、淳于瓊、鮑鴻、馮芳一個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