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洹水
相比于泰山軍東征軍的成功,丁盛的西征軍就要艱難多了。
自泰山軍拿下鄴城后,為了拱衛(wèi)這一河北要地,泰山軍迅速攻下了西邊的小城武城,和北處不遠的滏津。尤其是這滏津,對于鄴城的外部防御特別重要。
此刻,河北漢軍的主力聚集在邯鄲地區(qū)。邯鄲距離鄴城不過百里,大軍行軍,三日便到。這么短的距離,泰山軍繼續(xù)在北部地區(qū)構筑防御縱深。
但好在邯鄲與鄴城之間有一條滏水。滏水發(fā)源于滏山,然后在列人東處匯入漳水,直到幽燕。是以此處也是趙魏之間的一處通渠之所,商肆茂盛。
鄴城破后,前魏郡太守的僚屬馮防投降,便為泰山軍獻計率先拿下滏津,好作為鄴城北部的防御。
之后,泰山軍以魏郡太守的官印先后拿下了武城和滏津。并以這兩城為鄴城的圍外據(jù)點,成犄角之勢,遙相呼應。
鄴城失守的消息并沒多久就傳到了鎮(zhèn)東將軍張溫的手上。
張溫大汗淋漓,知道自己原先北堵南追上戰(zhàn)略是徹頭徹底的失敗了。而現(xiàn)在鄴城丟失,他已經(jīng)預感到從京都來的申飭書已經(jīng)在路上了。
鄴城扼控的漳水,是漢室聯(lián)絡河北地帶的最重要的交通線。鄴城失守就意味著,漢室無法再從河北地區(qū)再獲得兵源補充,京畿地區(qū)的資糧也無法輸送到河北。
至于那幾處太行山間的通道,只能聊勝于無。
在驚駭之下,張溫一改之前的慢慢吞吞,迅速越過大河,登陸到河內(nèi),并在朝歌立下大營。
就這樣,河北漢軍在北處邯鄲聚集,河南漢軍在南處朝歌聚集,以漳水為界,將鄴城從南北兩路夾攻。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丁盛帶著西征軍開始南下河內(nèi)。
……
“隊將,前面就是洹水了。”
此時,在鄴城向導的帶領下,泰山軍西征部終于趕到了洹水邊。
率領這只前軍小隊的隊將是路招。他是陳留封丘人,之前泰山軍打下封丘后,此人就入募從軍了,之后從丁盛部轉戰(zhàn)河南、司隸,積功成了隊將。
此時的路招寂寂無名,但歷史上卻是曹魏一員悍將,是曹操在陳留舉兵的時候入帳的,而現(xiàn)在此人入了泰山軍,依然靠著他的悍勇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