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同歲
這份素帛就是他們的《同歲書》,可謂是孝廉們的官場網(wǎng)絡(luò)簿。
這份《同歲書》是時常更新的。
因為每年同歲們?nèi)喂俣紩兓?,大伙必須要時常保持聯(lián)系,互通聲氣。
把自身的近況遍告其他同歲,以便其他人對《同歲書》進行必要的更新。
又因為同歲之間有意識的結(jié)交,互引臂助。
他們雙方家族的子弟都會來往密切,乃至到了托妻寄子的地步。
甚至,他們有時候為了同歲的交情,去損害與族人的親情。
為何?
因為鄉(xiāng)人、族人只能在地方,對于有志于仕宦的人來說,幫助不大。
反而這種跨州越郡的同歲關(guān)系,更能在官場上獲得幫助。
這種幫助有多大呢?
就單列一點,在同年里有個規(guī)則,就是如在郡做太守,必會察舉同年子弟為孝廉。
拿李乾知道的一例來說吧,他之前聽了后真的是艷羨無比。
南陽有個豪族蔡氏。
因為父親和當時的南陽太守五世公是同年。
此公連續(xù)兩年舉了蔡家兩名子弟做了孝廉,后來都做了牧民官。
其中一個叫蔡瓚的甚至才十四歲,就成了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