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宮興寨
尤二挑著扁擔(dān),埋頭走在長長的上山隊伍里,今天是給寨子送細菜的日子。
這宮興寨庇護了多少村落,尤二的村子一年也輪不上幾回。
便是輪上了,也難得叫上他尤二這類村里的小姓人家,是以他格外珍惜這次的機會,準(zhǔn)備得格外用心。
上好的綠葉菜將兩個竹筐裝得滿滿登登,直塞得真塞不下了,才舍得挑出幾根敗了顏色的葉子留給家里,讓老妻幼子嘗嘗味道。
村里有識字的老人說了,靳寨主一家是大好人哩。
用心庇護了大家伙幾代人,租子也只收七成。豐年能給家里的添件新衣裳,災(zāi)年也沒見過哪家賣小子,左近哪還有這樣的大善人!
尤二想起老人的話,心里頭熱乎乎的,身上了也來了力氣,感覺肩頭的擔(dān)子又輕了一些。
他是個沒讀過一天書的莊稼漢,扁擔(dān)倒了不認識是個一,自然覺得老人的話有十成十的道理。
嘴上又開始不由自主的小聲嘀咕起來,念叨起些寨主老爺子孫萬代,好繼續(xù)庇護咱們這些莊戶人家安心種地,少受兵災(zāi)匪患。
待得尤二他們長長的隊伍行到了山腳,能遙遙望見山上的綠瓦白墻。村正里老等幾個村里的頭面人物便出聲讓尤二這些莊稼漢卸下?lián)印?br/>
再往上就是宮興寨本寨了,他們這些泥腳漢就不配上去了,自有靳家的家生子會過來接。
尤二看見一個灰衣老叟一揮手,百來個勁裝漢子便冷著臉走過來接過扁擔(dān),都很不好相處。
一個跟尤二一般頭回來村漢好聲問下什么時候能來領(lǐng)挑具,對面卻連話也不回,反伸手就是個嘴巴。
村正似是壓根沒聽到這聲脆響,跟個哈巴狗一樣的沖著那位老叟點頭哈腰了好一陣。
才見得那老叟很不耐煩的言語了聲應(yīng)付一下,隨即便又擺手叫了村正退了下去。
村正離了老叟,快步走回村里幾個主事人中間,似是又在半路上長回來了骨頭。
明明灰衣老者只跟他言語了沒兩句話,他卻在人群中間抬頭挺胸、頤氣指使地說了好大一通。
這還不過癮,說到興起時,還尋了個樹墩子站上去,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繼續(xù)安排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