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小子狂簡
金爐珠帳,御香縹緲。
天子將策論隨手放在一邊,若無其事地飲了一口茶,淡淡道:“這篇策論不錯,誰寫的?”
柳世?。海???
僅僅是不錯?
這反應(yīng)......
“南郡郡學(xué)學(xué)子王揚(yáng),聽說是瑯琊王氏的旁支,乃王羲之之后。”
天子神色平和,無絲毫波動,亦無要詢問的意思。
柳世隆問道:“陛下聽說過此人?”
“沒有。”
“此人極有才華,最近京中傳抄的《尚書今古文指瑕》一書,便是他口述,郡學(xué)祭酒劉昭筆錄的。”
天子點(diǎn)頭:“是個人才。但治蠻之事,經(jīng)緯萬端,非一策可容納......”
皇上這是怎么了?這么好的策論怎么不太上心的樣子,難道因?yàn)樗悸诽妫鲅蕴?,所以不合陛下的意?br/>
柳世隆正納悶兒,便聽天子話風(fēng)稍轉(zhuǎn):
“不過先于此蠻部略微試行一兩條,還是可以的。以開蠻路貿(mào)易換四郎的主意可行。但有兩點(diǎn),一、朝廷曉諭蠻部的官文書不能提此事,要由朝廷特使口述。二、必須讓蠻族先放人,放人之后,他們主動請求歸附,然后上貢求貿(mào)易。朕再許可?!?br/>
柳世隆面露憂色:“蠻人愚魯無遠(yuǎn)見,既不締約,又無眼前之利,空口白話說要放人,只怕......”
“所以要官私配合著來,官的這方面改動余地不大,朕說的這兩點(diǎn)是底線,一來是事關(guān)國家威儀,二來以為諸蠻先例,不是朝廷求他們貿(mào)易,而是他們求朝廷,這個底子必須打好。三來牽扯復(fù)雜,要一步步來,不宜泄露,徒惹爭議。這篇策論除了你之外,還有誰看過?你看過之后和誰說過?”
“這是臣子柳惔代王揚(yáng)轉(zhuǎn)交給臣的,臣不曾和人說過?!?br/>
“好,此事宜秘不宜宣,告訴柳惔,不可對人言。不過你不必說這是朕的意思。卿就代朕囑咐一聲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