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清點田畝
另一名年長的農(nóng)夫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小伙子,你這話沒錯??蓡栴}是,這世上有幾個官是真的一心為百姓的?你看看那些鄉(xiāng)紳,有幾家不是盤剝咱們的?太子殿下的心意是好的,可咱們老百姓哪有本事跟那些有權(quán)有勢的人斗??!”
茶館另一桌,一個穿著綢緞的中年人不屑地哼了一聲,顯然是個鄉(xiāng)紳。他冷冷說道:“你們懂什么?朝廷這清點田畝的事,是沖著咱們這些守規(guī)矩的士紳來的。你們只看到一點蠅頭小利,沒看到這背后的隱患。擾亂了地方秩序,你們的日子能好過?”
老李聽了,忍不住回嘴:“秩序?你們這些士紳吃香喝辣的時候,怎么沒想過咱們這些窮人的日子?太子殿下要是真能管管你們,我們這些種地的才會有個盼頭!”
那鄉(xiāng)紳臉色一沉,剛要反駁,旁邊另一個客人勸道:“兩位消消氣,這都是傳言,真假還不知道呢。再說了,太子殿下辦事向來講究,未必會真搞得雞飛狗跳?!?br/>
這話讓眾人稍稍安靜了一些,但茶館內(nèi)的氣氛仍然有些壓抑。老李喝了一口茶,低聲說道:“不管怎么說,咱們還是要提防著點。這天下的事,咱們窮人說不上話,但能不能有口飯吃,可全靠這些當(dāng)官的了?!?br/>
年輕伙計看了看眾人,眼中閃過一絲憧憬:“我覺得,太子殿下不像那些只會斂財?shù)墓倮蠣?。他要是真能幫咱們,咱們是不是該撐他一把??br/>
老李沉默了片刻,沒有反駁,只是低頭喝茶,臉上的神色復(fù)雜。鄉(xiāng)紳冷哼一聲,不再多言,只是心里盤算著如何應(yīng)對接下來的局勢。
謠言迅速傳開,不少地方士紳心生不安。一些人開始聯(lián)合上書朝廷,表示清點田畝雖然是好事,但涉及范圍過廣,可能會擾亂地方秩序,影響百姓安生。
朱棣在府中聽聞這一消息,嘴角露出一抹冷笑:“很好,謠言已經(jīng)開始酦酵了?!?br/>
幕僚低聲說道:“殿下,這次我們是否要借機施壓,讓朝廷出面約束太子的行動?”
朱棣搖了搖頭,語氣篤定:“不必直接施壓。讓朝廷覺得這是地方官員和士紳的自然反應(yīng)才更有效果。我們只需暗中推動,等他們聯(lián)名上書的數(shù)量達到一定程度,皇上自然會出面干預(yù)?!?br/>
幕僚點頭:“殿下英明。如此一來,太子的聲望不僅難以再進一步,甚至可能因為朝廷的限制而有所削弱?!?br/>
太子府內(nèi)的書房中,燭光搖曳,氣氛凝重。
朱標(biāo)端坐主位,面前攤開的是幾份從各地緊急送來的奏報。他神情冷峻,目光掃過下方坐著的幾名士子和心腹幕僚。
他開口時,語氣沉穩(wěn),卻帶著一股威嚴:“諸位,這幾日關(guān)于清點田畝的謠言鬧得沸沸揚揚,諸位怎么看?”
眾人相互對視,似乎在等人先發(fā)言。片刻后,一名年輕的士子率先站起,他抱拳行禮,神色鄭重:“殿下,謠言的本質(zhì),是針對咱們的政策和您個人的威望。若任其發(fā)展,恐怕會動搖人心。不如立即頒布一道告示,澄清事實,還殿下清白!”
朱標(biāo)微微搖頭,目光中透出幾分深思:“你說得有理,但單靠一紙告示能否挽回局勢?謠言傳播的速度遠勝過我們的文字,即使澄清,也未必能堵住悠悠眾口?!?br/>
另一名年長的幕僚捋著胡須,緩緩說道:“殿下,謠言雖惡,但百姓未必全信。若咱們過于著急辟謠,反倒容易顯得此地?zé)o銀三百兩。不如按兵不動,以不變應(yīng)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