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井底之蛙
第六十七章
井底之蛙
青園書房。
會試第二天,參加會試的京都舉人,不管中不中,只要蒙受過青園書房教誨的人,都會來答謝掌管青園書房的文教諭。
京都的舉人非富即貴,家里珍貴玩意眾多,他們隨手拿一樣?xùn)|西出來,都是平民百姓可望不可即的玩意。
他們站在文教諭的書院外候著,奴仆們抱著精挑細(xì)選的禮站在一旁,誰來了,他們目光就定在那人身上,再打量一番那人的禮,心里暗暗較量一番。
最為心高氣傲的便是太常寺楊樂的兒子,楊諸。
楊諸體態(tài)寬大,腦滿腸肥。楊樂為九卿之首,老來得子,對楊諸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平民百姓連吃口飯都成了奢侈的時候,大魏能收刮到的山珍野味,都進(jìn)了楊諸的肚子。
只要楊諸往那里一站,就得占兩三個人的地兒。
楊諸和朱衡關(guān)系不錯,卻比朱衡低調(diào)得多。楊樂常常教導(dǎo)兒子,京都臥虎藏龍,楊諸身份顯貴,萬不能高調(diào)。于是,楊諸在飲食上放縱些,性情倒比其他世家子弟沉穩(wěn)得多。
往日朱衡招惹蕭權(quán),楊諸雖知曉,卻不摻和。一個小小的寒門舉人、一個活在秦家底層的姑爺,不值得他楊諸抬起高貴的手來教訓(xùn)。
不過再沉穩(wěn)也是裝出來的表象,飽滿的食欲,養(yǎng)出來的是浸入骨子里的驕傲和自以為的金貴。
蕭權(quán)一看這圓柱身體上那微微高昂的頭,便知此人不是善茬。
蕭權(quán)一出現(xiàn),大家的焦點從楊諸身上移走,楊諸略有不悅,板著手站著,一點點眼神都不給蕭權(quán)。
“蕭解元,這次給文教諭帶了什么?”
有人嘻嘻哈哈,故意大聲問道。今天他兩手空空,右手還吊著布條,像是什么都沒有準(zhǔn)備。
文教諭一生兩袖清風(fēng),是大魏真正的高潔之士,不貪錢財不貪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