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佛與魔
寺廟前的廣場上,大量信眾虔誠的朝著天空的佛光膜拜,羅開也混雜其中,周邊人盲目而狂熱的神色,讓他微微有些不舒服。
不一會,一名長長瘦瘦的人從寺廟的大門里走出,他的身后隱隱有佛光普照,信眾們更加狂熱,雙手前直伸,五體投地匍匐,連連叩頭不斷。
時隔兩百多年,再次看到十三,他的摸樣大變,原本雄壯的身軀如今干瘦無比,似乎肌肉都被掏空了,單薄的皮囊包裹在厚實的骨架上,八條干細的手臂軟軟垂拉著,乍一看,猶如地界的鬼神。
他的面容也十分蒼老,給人的感觸不在是溫醇渾厚,而變得……變得有些詭異,似乎與自己轉(zhuǎn)化成第二形態(tài)后有些相似,只是那暴虐毀滅的意志十分內(nèi)斂,層次較低者感觸不到。
羅開心思電轉(zhuǎn),早年十三曾說過,天雷宮實則是一位修羅魔族所創(chuàng)建,尊崇的佛祖是一種八臂修羅佛,乾空錦,甚至是深淵圣殿都與天雷宮有所關(guān)聯(lián)。
無論佛也好,道也罷,正統(tǒng)的修行方法皆講究循序漸進,是秩序化的產(chǎn)物,而天雷宮不同,十分的極端,講究痛楚磨礪**,苦難磨礪精神。
精神上的苦難無法主動追尋,**的痛楚卻可以,基礎的體術(shù)修行如同雛鷹學飛,需要不斷的挫傷骨骼及肌肉組織,使得肉身在痛苦的刺激下越來越強悍,隨著肉身強度的增加,神經(jīng)耐受力也就越強,不會輕易因為痛楚而達到意識中斷的臨界點,到了最后甚至可以水火不侵,萬法辟易,也就是傳說中的金剛不壞之境界。
當年天雷宮的扎昆大師為了修行心眼之術(shù),甚至不惜挖眼鑿耳,自斷四肢,這哪是什么佛道,分明是魔道!
如今的十三也同樣如此,他似乎修行了透支身體機能的魔術(shù),以至于變成了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摸樣。
羅開的心底有些五味雜陳,在追求力量的道路上,自己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體就相當于一個小宇宙,相當于一個蘊藏無限潛能的寶藏,而打開這個寶庫的鑰匙有兩種,一種是受自身基因?qū)虻纳眢w,一種則是意識導向的心靈,可以稱作道與佛,而后者其實還可以稱作“魔”。
修身向的方法可以逐漸改變身體構(gòu)造,朝著最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生命體進化,乃至進化為適應任何維度條件的量子生命體。
而修心的方法又不相同,心靈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現(xiàn)代科學也已證明,人的心與身之間,意念與軀體之間存在著奇妙的聯(lián)系,衰老與死亡不單單是肌體的老化,也來自于心靈的暗示,生理會引起心理的變化,心念更能導致生理的改變。
簡單來說,當你覺得自己不行,你就真的不行了,而當你有堅強的信念不被負面情緒左右,堅定地保持信念不倒時,一切就無可限量。
佛魔本在一念之間,以魔心駕馭佛力,還是以佛法駕馭魔心,全看自己的信念,如果一個人的信念改變了,或許他就不在是他了。
羅開看了看周圍信眾狂熱的神色,暗自嘆了口氣,轉(zhuǎn)身離開,前方道路漫漫,沒有人能保證始終如一,有時候只是慢慢成為另一種存在而不自知罷了。
門前的十三似乎若有所覺,朝這邊看了過來,成就神階之后,他的身體與精神已全方位的獲得升級,與普羅大眾區(qū)別開來。
神靈群體與凡人最大的不同,便是擁有了一種“神性”,神性思維極為類似于細查入微的電腦,帶來的是一種近乎全知全能的洞徹力,一個更加恢弘的世界展現(xiàn)在他的面前,物質(zhì)能量之間的轉(zhuǎn)換關(guān)系從沒有如今看的如此清晰,如此的深入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