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蜀王的難題:把梳子賣給和尚(一)
翌日一大早。
長安城大街小巷,貼滿了布告,老百姓們?nèi)繃谝黄鸪怨?,奈何他們不識字,或者認(rèn)識簡單幾個字,只能看著布告干瞪眼。
“上面說了什么?”
“不知道,我只認(rèn)識三個字,那個一,還有二,最后一個三……”
這個時候,一個穿著青灰色布滿補丁衣服的書生,背著一個箱籠,里面放置著書籍和筆墨紙硯,神情恍惚地從旁邊路過。
他面色蠟黃,精神萎靡,好似此前經(jīng)歷了一場人生巨變。
“這位郎君,還請為我等解讀一下!”
一個老頭拉住書生,書生抬頭張望了一下,木訥地點點頭。
他來到布告前,看了一會后,毫無表情地說道:“諸位鄉(xiāng)鄰,此乃蜀王府的布告,蜀王府今日招工?!?br/>
“蜀王府需要兩百雜役,其中男丁50人,女性50人,年齡三十歲以下二十歲以上,薪酬每月五百文?!?br/>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簡直不可思議,月工錢五百文,這簡直是天價工錢。
眨眼間,四周吃瓜的人群撒腿就跑,符合條件的,直接去蜀王府報名,不符合條件的,通知他們家里子女去報名。
“還有識字的讀書人10位,要有管理經(jīng)驗,月薪5貫,如有真才實學(xué),半年后月薪再提5貫,三五年后,可成為蜀王府一方管事,月薪豐厚……”
書生瞬間眼睛就亮了,半年后月薪10貫?
如今朝中三品大臣月俸才10貫,不過當(dāng)官的自然還有其他俸祿,但這十貫也太高了。
他不敢相信地擦了擦眼睛,感覺這太不真實了,但看到的依舊是十貫錢。
再轉(zhuǎn)身一看,周邊空無一人,全都跑掉了,他知道,布告的工錢太誘惑人了。
書生叫馬秋,江南道潤州人(江蘇鎮(zhèn)江人)。
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商人家里,家里曾經(jīng)營著一家酒樓和一支商隊,在他們縣里,也算是殷實之家。
可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他家酒樓和商隊,被當(dāng)?shù)乜h令家的親戚看上了。
酒樓是祖輩傳下來的,但面對咄咄逼人縣令親戚,他父親只能咬牙低價賣掉,從此父親也一病不起,半年后他父親就駕鶴西去了。
臨終前,父親拉著當(dāng)時只有十歲的他,交代了后事。
“兒子,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只有參加科舉,成為朝廷官員,才不被人欺負(fù),才能保住祖宗的基業(yè)?!?br/>
他拉著父親冰涼的書參加科舉,成為一名朝廷的官員。
在他的努力下,經(jīng)過數(shù)年苦讀,他成功通過了縣學(xué),州學(xué)的“秋闈”,拿到了“解狀”,身份也變成了“鄉(xiāng)貢”。
而這也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他千里迢迢,風(fēng)餐露宿,一路北上來到國都長安,報名參加“春闈”。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資格審核沒有通過,考試的名單里沒有他的名字,他尋人去問,得到的答案卻是有人不想你高中。
他當(dāng)時就懵了,十年苦讀,花光了家里的積蓄,甚至連給母親看病的錢,都為他打點了前途,可換來的卻是沒有資格參加考試。
他瘋了一般前往主考官那里詢問,但連門都沒進(jìn)去,就被人打了出來。
甚至有人暗中威脅他,如果再敢去告狀,亂墳崗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主考官和奸人沆瀣一氣,這還是大唐的江山嗎?
報考無門,這還是開明的大唐盛世嗎?
他心灰意冷,在長安城游蕩了數(shù)日,今日準(zhǔn)備離開,去城外尋一顆歪脖子樹,了結(jié)這悲慘的一生。
他為了考試,錢沒了,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而家業(yè)沒了!
這活著還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