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徐院士=許愿石?
在航天領域,米國的確強大。無論是上個世紀的土星五號,還是這一次nasa推出的bfr超級火箭,其運載能力都可謂是巔峰之作。尤其是后者,從紙面數(shù)據(jù)來看,550噸的近地軌道運載力,150噸的月軌載重,甚至還具備將超過30噸的物品送往火星,將航天大國的風范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不過對于徐川來說,這并非不可匹敵。畢竟,在航天技術上,大載荷的推力,只是核心之一而已。除了推力以外、推重比、續(xù)航也都是衡量航天技術的重要指標。不可否認,在航天領域上化石燃料運載火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大推力、結構簡易制造方便都是它的優(yōu)點。但在推重比和續(xù)航這兩個指標上,化石燃料火箭卻是不忍直視。比如曾經(jīng)最著名的‘土星五號’,其推力高達3408噸,但最大載荷卻只有140噸。剩下的三千多噸,全都是火箭自身+燃料的重量,完全可以說它的推力幾乎都用在了自身載重上了,其推重比低的如同載重一樣嚇人。當然,土星五號出現(xiàn)的背景在于紅藍雙方冷戰(zhàn),歸化于政治需求。相對比之下,其他燃料火箭,如德爾塔、泰坦、宇宙神甚至航天飛機的推重比,都要高不少。但再怎么高,化石燃料的效率注定了它在推重比和續(xù)航上不可能追上電推進。在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有了突破的情況下,徐川有足夠的信心在航天領域做到進一步的突破。不過話又說回來,nasa的這一場新聞發(fā)布會,將他的原本的一些規(guī)劃打亂了不少。原本徐川是準備將后續(xù)空天發(fā)動機和航天航空領域的發(fā)展交給其他人去做的,這樣可以培育出一批相關領域的人才出來,更有利于國家的發(fā)展。但現(xiàn)在看來,時間有些不等人啊。nasa和米國計劃利用‘阿爾忒彌斯計劃’重返月球來將他們完全拉入航天領域的競賽中,以及恢復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這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讓人高興的事情。至少對于華國而言是的。畢竟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影響力,他們已經(jīng)在一步步的將這個強大的對手拉下神壇,打擊了對手不少的聲望和影響力。如果真讓這個對手在他們之前做到了,其受可控核聚變技術打擊而降低的國際影響力不說完全恢復,也能恢復很大一部分。看來得加快一些進度了。辦公室中,徐川沉思了一會后決定改變自己的研究安排。如果可以的話,先nasa一步實現(xiàn)載人登月是個很不錯的選擇,不僅可以極大的頓挫對方的計劃,還能進一步加強華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畢竟航天領域和可控核聚變領域完全不同。后者米國雖說領先,但包括華國在內(nèi)的其他國家在上面研究同樣不弱。而前者,米國可是公認世界第一。若是能在航天領域超越這個對手,對于他們的打擊絕對會比可控核聚變更大。思索了一番,徐川嘴角勾起了一絲笑容。能打擊大西洋對岸那個國家的事情,他還是樂意去做的。不過這一切都需要站在他身后的祖國支撐。既然這樣,再寫封信好了!nasa召開的新聞發(fā)布會,對于如今已經(jīng)逐漸平靜下來的國際局面,無疑于是一枚深水炸彈。盡管比爾·納爾遜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強調(diào)這只是米國重返月球的計劃,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失利后,米國,有些坐不住了。能源領域的失利,米元-石油體系的缺口,讓曾經(jīng)站在世界巔峰的米國被拉下王座。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短時間內(nèi)看不到突破的希望的前提下,米國,迫切的需要在其他的領域找回自己的自信。也正是因此,nasa這一次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在國會議會上幾乎沒有遇到什么阻力,相關的工作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展開。在nasa召開了新聞發(fā)布會后,參與這次重返月球計劃的那些航天企業(yè),也在第一時間向媒體記者和外界公開了自己的一些成果。比如space-x的bfr超級火箭、藍色起源公司的新格倫號運載火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獵戶座號多用途載人飛船等等。甚至就連非航天領域的一些公司和單位都跑過來湊了一次熱鬧。比如佛羅里達大學,就對外公開自己的一項成果,利用nasa阿波羅登月計劃任務期間收集的月球土壤中種出了一種名為‘擬南芥’的植物!這是植物第一次在月球土壤中發(fā)芽生長,打破了以前月壤無法種植農(nóng)作物的限制。可以說這一項成果的重要性絲毫不亞于航天技術的突破。畢竟,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月球毫無疑問是人類移民地外行星的第一選擇。但月球上惡劣的環(huán)境,以及地表飽含氦三的土壤一直以來都是移民問題之一。畢竟移民外星球后,如果所有的物資全都依賴從地球上運輸過去的話,這成本未免也太高了一些。這一次新的突破,無疑讓人振奮不已。月球土壤可以種植農(nóng)作物,未來大規(guī)模開發(fā)或移民所需的糧食和蔬菜將不成問題。而且作物可以在封閉的基地種植,消耗二氧化碳,產(chǎn)生氧氣,形成動植物生態(tài)的良性循環(huán),糧食和氧氣問題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不得不說,這一消息,對于國內(nèi)網(wǎng)友們的刺激,比航天科技的突破都還要大。【wtf?月壤能種菜了?dna動了!】【不對啊?我記憶混亂了?咱們國家當時研究月球土壤的時候,不是說不能種菜嗎?】【原始土壤不能種菜,不意味著你不能想辦法給這土整成可以種菜的樣子?。ㄐ毖坌Γ?,外星土壤改良學研究技術啟動!】【微重力環(huán)境下培育出來的菜會不會纖維更細,吃起來更嫩?[思考.jpg]】【能種菜!兔子:對不起,上面是我們自古以來的疆界[陰險],以前叫廣寒宮,上面的地方官叫嫦娥!】【先上去再說吧,上不去你說個屁,人家米國都要再次載人登月了,我們卻連上去都做不到,這差距大的,還是洗洗睡吧。說不定等我們上去的時候,人家都已經(jīng)在月球上種滿了作物了?!?/br>【不是說川神在研究航天技術嗎?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啊。】【川神?呵呵,你真當他是神啊,航天和可控核聚變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別吹了,再吹牛皮就破了?!?/br>【.】不得不說,nasa的這一波宣傳做的很好。在航天技術與生物技術同時展現(xiàn)突破的情況下,移民月球,似乎就在眼前。股市中,航天板塊一路高漲,鋪天蓋地的宣傳讓整個米國陷入了高chao,哪怕現(xiàn)在僅僅只是列出來了一個計劃,還沒有真正的實施,就已經(jīng)給衰落的聲望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畢竟作為唯一一個成功將宇航員送到月球上的國家,在航天上的強大,是米國人刻在骨子里面的榮耀。沒有人會覺得他們會失敗,相反,他們更期待月球上的永久住居地,以及是否有一天能去月球旅游。能腳踏實地的走在另一顆星球上,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對于徐川來說,網(wǎng)上的這些評價和他并沒有什么關系。不過nasa的新聞發(fā)布會,還是對他的研究和規(guī)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的,至少激起了他的勝負心。一封三千字的長信,洋洋灑灑的在他手中完成后迅速的被送往了京城。這會,京城長安路的某間會議室中,一場針對性的會議也正在召開。坐在會議室中,主持大會的老人清了清嗓子,神色嚴肅的開口說道:“很抱歉讓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坐在這里,關于nasa航天局的新聞發(fā)布會,我覺得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認真的討論?!?/br>“諸位有什么看法,會議上都可以提出來?!?/br>話落,坐在會議桌邊的另一名老人舉起了手,開口道:“nasa的發(fā)布會很顯然是帶有目的性來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重啟,他們在試圖將我們拉入航天領域的競賽中去?!?/br>“我個人的看法是他們登月我們沒必要立馬就跟上,且不說這場登月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的利益價值,就是在航天技術上,我們距離對方的確有較大差距。這個需要正視,匆匆忙忙的跟上腳步,很有可能會拖累我們自己的發(fā)展。”說話的老人對于登月和航天很顯然并不怎么看好,上來就持有了反對的意見。不過話音剛落,就有人反對道:“我倒是覺得登月有必要搞。不能因為有差距就不去發(fā)展,不去投入,當初可控核聚變也有差距,但我們不照樣實現(xiàn)超車了么!”聽到這話,剛才說話的老人眉頭一豎:“可控核聚變上的差距可沒有航天上的差距大,而且可控核聚變的投入是真實能帶來利益的。”“登月呢?有什么?除了上去挖幾斤泥巴回來,還有什么其他的價值嗎?”“什么叫做挖幾斤泥巴回來就沒有價值了?登月的科研意義,航天技術的發(fā)展這些都是價值!”會議室中頓時就吵成了一團,有站跟上腳步的,也有反對的。眾人各抒己見,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看法,也都能站得住立場。坐在首座上,主持會議的老人輕輕的搖了搖頭。今天能坐在這里開會的都是各蔀門的核心重要人物,哪怕是他,也得聽聽這些人的意見。但很顯然,在載人航天和登月這件事上,大伙的意見很難像之前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一樣統(tǒng)一起來。雖然航天領域的競賽在一開始就是他們自己拉起來的,在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后,他們就對外宣稱過要在航天上大力投入。不過那只是個拖延米國等國家延緩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上的投資和研究而已。如今一年的時間過去,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jīng)給他們帶來了足夠的利益,這會米國突然拉開了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他們反而有些拿捏不住是否要大力跟進下去了。畢竟在航天領域,華國的起步很晚,近些年來雖然中小型的運載火箭搞的挺有聲有色的,甚至還將無人探測器送到月球上過。但老實說,在航天領域上的差距,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的確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大載荷的運載火箭,別說是如今space-x的bfr超級火箭可以將30噸的物品送上火星了,就是將30噸的物品送上月球,他們目前都還做不到。“不知道星海研究院那邊的空天發(fā)動機研究的怎么樣了?”忽的,老人腦海中閃過了一個念頭。到了這會,他居然莫名有些懷念以前那個人要錢的信件了。畢竟每一次那個人找他要過錢后,都會弄出一定的成果。要是科研發(fā)展都像這樣就好了。只要準備好錢,其他的啥也不操心,就能帶來巨額的回報,沒有什么比這個更簡單的投資了。驀的,老人回過神來,忍不住搖搖頭啞然笑了笑。這想的,他當許愿石呢,投錢許愿然后等著回報就行了。等等?腦海中的思緒一頓,他想到了什么。許愿石.徐院士?老人嘴角動了動,好家伙,這還真對應上了?正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人敲響了兩下。老人回過頭,朝著站在門口的警衛(wèi)輕輕點了點頭。今天的這場會議雖然討論的是航天領域的發(fā)展,高層也很多,但并非保密性質(zhì),性質(zhì)也寬松不少,如果有人有緊急的事情也允許進來報告。得到許可后,門后的警衛(wèi)用力拉開了大門,一名站在門口等待的秘書手中拿著一封信件走了進來,俯身在主持會議的老人耳邊低聲說了兩句,隨即將信件遞了過去。聽完秘書的話語,老人眼眸中帶上了一絲訝異。拆開手中的信件后,他認真的翻閱了起來。隨著信件的瀏覽,老人的眼神中帶上了一絲熟悉的感覺。無他,在信件的最后面,是一張預算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