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行走的KPI
要知道,相較于成績未知的新專輯,這種爆紅單曲拆分成單曲來重新發(fā)行的方式是難得讓歌手以及唱片公司雙方都滿意到不能再滿意的東西。
因為很多人很有可能一輩子就火這么一張專輯、這么一首乃至于幾首歌。
細水長流的話,只要別沾賭毒,基本上就是一輩子吃喝不愁,黃到死都可以。
畢竟玩女人相對來另外兩項來說,花費簡直是不值一提。
這也是這一次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周易這個決定的原因,甚至連周易的歐美粉絲內(nèi)部都誕生了“是不是華納強迫周易發(fā)新專”之類的說法。
一年時間都沒到你就來出新專輯,未免有些太不把歐美樂壇當人了吧?
真當自己沒有對手,上趕著來割韭菜嗎?
當然,這其中也并不是沒有人找出了華語樂壇的發(fā)片規(guī)律——
“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國情不同的緣故吧?我費盡千辛萬苦去找了一下五大唱片公司中國分部的官網(wǎng),雖然我看不懂中文,但我看那些歌手的發(fā)片時間都很恐怖啊……”
有大手子在個人博客上貼出了自己所找到的那些隸屬于五大中國分部的華語歌手發(fā)片量,那夸張的速度簡直是讓不少人心神都為之一震——
好家伙,合著在中國,八個月一年左右的時間發(fā)一張專輯居然是屬于偷懶的?!
一年三張、兩年五六張、三年七八張在中國上個世紀**十年代居然比比皆是?!
“中國歌手難不成個個都是無情的唱片機器???”
“他們都不會累嗎?”
“斯派克發(fā)片速度在中國居然算慢的?”
“……”
諸如此類的言論在這個格萊美獎已經(jīng)開始預熱的當下,迅速占據(jù)了雅虎的討論熱度榜,連帶著周易的名字、中國歌手等詞條都成為了谷歌搜索熱詞。
活躍的歐美網(wǎng)友們第一次正面接觸到華語樂壇的消息,便是來自于周易的這一波遠程發(fā)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