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刺頭
召集九邊總兵進北京是俞大猷的建議,雖然說此次陸遠北上是為了視察九邊防務,但出于安全考慮,俞大猷并不支持陸遠真跑到九邊重鎮(zhèn)上去。
一者,雖然現(xiàn)在大明和俺答的蒙古通商很穩(wěn)定,可保不齊俺答再次犯邊,二者,九邊這些重鎮(zhèn)的總兵官們是否已經真的效忠國憲內閣還并不清楚,萬一有嘉靖的死忠臣子趁著陸遠視察的時候反叛,那還得了?
因此,會見九邊總兵的地方被選在了北京。
所謂九邊,即遼東鎮(zhèn)、薊州鎮(zhèn)、宣府鎮(zhèn)、大同鎮(zhèn)、三關鎮(zhèn)(偏頭關、寧武關、雁門關)延綏鎮(zhèn)、寧夏鎮(zhèn)、固原鎮(zhèn)、甘肅鎮(zhèn)共九鎮(zhèn)。
此九鎮(zhèn)完全成型是在嘉靖二十一年,和明初洪武時期的九邊不同。
洪武年,明代北方邊防在漠南(后世內蒙),等到土木之變后,明朝就完全失去了漠南諸衛(wèi),尤其是失去了東勝左右衛(wèi)(左衛(wèi)在內蒙呼和浩特、右衛(wèi)在內蒙烏蘭察布)導致明朝的北方邊防不得不內遷于長城之內,由此也開始了長達近一百五十年的北方邊患之禍。
簡單來說,有漠南諸衛(wèi)的時候,明朝在對蒙作戰(zhàn)中占據(jù)戰(zhàn)略的完全主動(洪武北伐、永樂北伐),而沒了漠南諸衛(wèi),就輪到蒙古占據(jù)完全主動,隨時可以打秋風甚至全面入關。
這九位總兵分別是遼東都指揮使孟沖(原遼東總兵李成梁遠征去了,孟沖從原北京京營帶兵去的遼陽大營,改組遼東總兵制)。
薊州總兵胡鎮(zhèn)、宣府總兵李賀、大同總兵劉漢、三關總兵李淶、延綏總兵趙岢、寧夏總兵姜應熊、固原總兵任杰、甘肅總兵徐仁。
眾所周知,江南或者說幾乎全國都開始進行軍隊改制,總兵制度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恢復都司,采取募兵制和軍銜制。
連遼東都改了制,調離李成梁換上孟沖,然后調了五萬軍進入,用人數(shù)的優(yōu)勢強行和原遼東鎮(zhèn)的官兵進行融合,加強中央對遼東的絕對掌控。
不過這九邊去其一,還剩八個鎮(zhèn)沒有改編呢。
改編八鎮(zhèn)事關國家軍權之統(tǒng)一,關乎國家北疆之安危,是陸遠這次北上巡視的核心目的。
“九鎮(zhèn)總兵一起來的?”
在去往武英殿的路上,陸遠問了一句。
張四維點點頭:“是的,一起到的。”
“哈哈哈哈?!标戇h忍不住笑了出來:“本輔又不是吃人的猛獸,這些人何至于如此懼怕,難道還怕本輔一一吃掉他們啊,帶兵了嗎?”
“各自都只帶了二百護衛(wèi),都被俞將軍攔在了城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