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下一個嚴嵩
文淵閣內(nèi)茶香氤氳,陸遠品了一口潤潤嗓子,繼續(xù)著自己之前的話。
“土地,士紳之根也,何故?因為土地可以種糧食,糧食是活命的東西,是故民以食為天,土地在誰手中,百姓就聽誰的話,這也是鄉(xiāng)野宗族手握百姓生殺大權(quán)的原因。
士紳掌握土地,源源不斷的產(chǎn)出糧食,世世代代傳續(xù)不衰,這些產(chǎn)出的糧食被士紳們儲存起來或者賣出去換成錢,糧價貴賤均由掌控土地者說了算。
咱們想要讓士紳們交出土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糧價壓下去。
若是用政策強行平抑糧價就會觸犯士紳的利益,很有可能讓士紳們串通一氣、囤糧居奇。一旦糧食無法進入市場,那么糧價就會瘋漲,所以用政策來強做是不可取的。
想要平抑糧價的最好辦法就是咱們要握著比他們更多的糧食?!?br/>
“可是咱們手中才只有十幾萬頃地啊?!?br/>
萬鏜皺眉言道:“江南六省,在冊的土地足有四百三十萬頃,咱們這十幾萬頃連零頭都不夠,如何能控制糧價。”
“這就需要銀行了?!?br/>
陸遠笑道:“最開始的時候咱們肯定無法控制糧價,所以可以先利用銀行來吸納民間流通的糧食?!?br/>
“什么意思?”
“銀行可以存金銀,也可以收糧食啊,百姓家中或許沒有金銀積蓄,但必定會有糧食積蓄來預(yù)防災(zāi)年,民間的存糧是極其海量的,士紳的存糧更是無可估量。
讓銀行按照市場行情價格來開辦糧食儲蓄,士紳或者百姓將糧食存入銀行,銀行照市價將糧食轉(zhuǎn)為錢開存單,每年給付利息給儲糧者。
這些糧食在士紳家的倉稟中儲存著又不能生崽,時間長了還會發(fā)霉變質(zhì)浪費掉,歷年來每到梅雨季節(jié),士紳們都會大量拋儲以換取錢財。
既然銀行愿意收儲糧食,那么這些士紳自然樂意將糧食折市價儲存進銀行,每年還能多利息,何樂而不為?
隨著時間的推移,咱們手中的糧食就會越來越多,自然逐步取代士紳掌控糧價。
握住糧價,土地的價值也就是咱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