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變?nèi)葜R(4K二合一)
起初大家唯一覺得暫時安全的地方,就是列車內(nèi)部,可現(xiàn)在…
難道那種彌漫在周邊環(huán)境中的未知事物,什么時候進到里面來了?
“范寧先生,檢票口撕下的所有副票都過了一邊,5號車廂27座,未售出。”
盧從前端車廂一路小跑了過來。
“未售出?”范寧再度低頭,看向了手里自己畫的圖案。
“曾經(jīng)的我,用意肯定是提醒自己,發(fā)生了乘客砸窗跳車后消失的事實…但我沒選擇寫字,而是畫了一根根抽象簡潔的線條…”
“看來我之前的猜想是正確的,這些消失的人,不光是身體層面上的失蹤,他在別人腦海中的記憶也會逐漸混亂,甚至是與他有關的活動痕跡都會被抹除?!?br/>
希蘭說道:“應該是與消失者有強相關聯(lián)系的痕跡被抹除?!?br/>
“比如,技術人員疑似失蹤,員工名冊里沒有他,檢修簽字里面沒有他,也沒有找到掛有其工牌的隨身物品,但另一個人手上多拎了頂安全頭盔…這或許是因為,當消失者讓同事幫他拿頭盔時,這件頭盔的‘持有者’發(fā)生了轉移,它不再算是和消失者有身份強綁定的痕跡,因此沒有被抹除?!?br/>
“再比如,疑似有跳車乘客消失,車票顯示未售出,但窗戶仍然是破的,這或許是因為,破窗和他步行后消失隔了一定的時間,屬于一個前置的不相干動作,因此沒有被抹除…我覺得這是合理的,如果抹除的是所有和消失者有關的痕跡,那世間萬物都是存在聯(lián)系的,怕是半個世界都要消失了,只有直接的、強烈的聯(lián)系才會被抹除。”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狈秾幬⑽㈩h首,“我之前模模糊糊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趕在記憶消失前,采用完全抽象的線條來記錄,這或許規(guī)避掉了那無形的‘強相關’判定規(guī)則,如果寫的是‘有乘客砸窗跳車后消失’,或許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是一張白紙了…”
這種抹除還不是生硬的‘挖走’,它甚至還會‘自動修復’一些違和的痕跡:技術人員花名冊從15到14行,并沒有空行;檢修記錄沒有空缺,數(shù)據(jù)和簽名向兩端填平。
就像范寧前世某APP的“消除筆”功能一樣,在體系相對簡單時,它會自動將被抹除物周圍的一些背景進行平滑填充。體系復雜時,則多多少少有些違和感,盡管在其他人腦海中沒有這個人的存在,但還是可以從一些邏輯不通的跡象推斷出消失的事實,比如手上拎的頭盔,或線條畫的記錄,或反鎖的廁所門。
幾位乘務員從另外的車廂帶回消息,所有排隊等待的廁所,現(xiàn)在全部無人應答。
大家在發(fā)現(xiàn)里面空無一人后,也記不清楚之前究竟有沒有人進去過了,但事實是,門是反鎖的。
“人員消失的表現(xiàn)方式是如此,可原因呢?原因是什么...”范寧盯著空蕩蕩的廁所陷入沉思。
如果是某種未知存在的作用,不管它是有形還是無形之物,人被弄走了,這是怎么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