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第六百二十一章京都新縣令
晌午前黃書海從縣城回來,帶了些零嘴給幾個娃子,尤其是小瑾兒更是得到一大包她極愛的羅記鋪子花生糖,引得小丫頭摟著黃書海撒嬌個不行。
隨后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了午飯,席上楚蓉可沒放過楚霄和蕭明月兩個,各種打趣的話,讓兩人的臉一直處于漲紅的狀態(tài)下,是以匆匆吃飽后,便攜手狼狽逃離回西院。
飯后,打發(fā)了孩子們?nèi)ノ缧?,兩人回了臥室后,黃書海才說道,“我今兒過去鋪子,聽了不少有關(guān)錢家的傳聞,還有縣太爺?shù)?,兩家人此刻應該已?jīng)下獄,關(guān)押在縣大牢里?!?br/>
楚蓉聞言詫異挑眉,驚訝道,“這么快,早上長青不是說得等個幾天文書才會過來嗎?”
黃書海搖了搖頭,眉頭薇薇蹙起,半晌才低聲道,“我特意去了趟福滿樓,福元清已經(jīng)啟程回京,不過卻是碰到了劉富貴,從他口中得知,似乎是京里的某個官家推波助瀾的一下,沒給縣太爺和錢家喘息的機會,府城直接派人過來接掌了縣衙,不出兩天,新任縣令必然會駕臨文水縣,而且是出自京都?!?br/>
“新縣令出自京都?”楚蓉驚得不行,下意識的重復了一句。
來這兒三年有余,楚蓉雖不能說對這時代了解透徹,但基本上的東西還是明白了不少,就比如官員任免的問題,七品縣令,基本都是由上司府臺直接推薦,幾乎本地之人居多,即便不是如此,也大多來自嶺南府所處的州郡,畢竟縣令掌一縣之地,民生尤為重要,本地人對民情地況都會容易上手。
可就算是外來人,也沒聽說過京都人跑這窮鄉(xiāng)僻壤來當縣令的。
黃書海默默點頭,他心里也搞不明白為何,自然沒辦法給楚蓉解惑。
說實話,新縣令出自京都一事,不怪楚蓉會如此震驚,就連文水縣里的豪門大戶的員外老爺都驚得胡子亂顫,身抖不停。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文水縣沒什么值得被惦記的地方,整個縣面積不大,三成都是山林,還有一成為河流湖泊,真要算起來,耕地面積少之又少。拋去農(nóng)業(yè),從經(jīng)濟方面來說,即使在嶺南府,文水縣也就排在末流靠前,跟那些擁有港口的富縣差之千里,怎的能入了京都貴人的眼呢。
“相公,你確定劉富貴說的是京都人,會不會搞錯了?”楚蓉仍舊不信邪的問道。
黃書海面色沉著的點了點頭,“不會聽錯,而且那劉富貴說的時候,看向我的目光戲謔,說出的話也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如若我猜的不錯,怕是那新縣令的目的在咱們身上。”
這話一出,楚蓉心里咯噔了一聲,京都人,目的在他們家,除了自己身上的系統(tǒng)農(nóng)場,她不覺得會有什么能引起那些人注意的。
可驚慌過后,楚蓉又覺不對,先不說她的農(nóng)場虛無縹緲,根本不可能被發(fā)現(xiàn),就那這三年來的悉心經(jīng)營,即便她從農(nóng)場里往外拿東西,那也基本都是作坊里和菜地里種的出來的,只有少許特殊物品被她拿了出來,但也尋了借口,還是查無可查的那種,不可能會引人注意啊?
黃書海一看楚蓉變了臉色,瞬間想到了什么,忙壓低聲音說道,“你別擔心,和那神秘之物無關(guān),我猜想應該是糧產(chǎn)的事引得朝廷注意,畢竟咱們種糧的時候沒有隱瞞,會被知道也正常?!?br/>
楚蓉聞言一愣,旋即松了口氣,臉色也緩和了不少。自家男人說的在理,果子,蔬菜,種的再好吃,也只是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但那糧食增產(chǎn),可關(guān)系到一國根本,這年頭可沒前世那種國家分類,什么工業(yè)大國,科技大國的,別管多少國家,全都得歸類為農(nóng)業(yè)國度。
民以食為天,沒糧哪成。是了是了,那位特派縣令想來是奔著高產(chǎn)糧來的,想到這里,楚蓉嘴角上揚,對于高產(chǎn)糧,她還真想過在大夏朝推廣,但其一是她的身份有限,能力也有限,即便農(nóng)場擴展,田地增加了一倍,全部用來播種水稻,也得幾年時間才夠整個大夏田地播種,而其二,則是怕死。
沒錯,就是怕死,這時代可沒什么專利一說,如果你身份尊貴倒還好說,但你一平民百姓,突然種出畝產(chǎn)千金的糧食,萬一被身份尊貴之人發(fā)現(xiàn),搶奪這份功勞是小,弄得你家破人亡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