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垂垂老矣
第一百七十六章 垂垂老矣
見過有那種光桿司令起兵造反,就有幾個貴人打來打去定天下的嗎?絕對沒有,都是招兵買馬,貴人們帶著手下人攻城掠地!
那些手下人,大都是來自底層民眾,沒有他們的加入,一個個都是光桿司令的貴人,還起什么兵,造什么反?說到底是民眾被逼到最后不得不反。
因此一個皇帝天天覺得自己手下的大將搶著造反,就應(yīng)該自我檢討一番,為什么自己的臣子會想要造反?
只說明他做為皇帝不怎么樣!才會逼著臣子造反,甚至造反不是一個兩個人就可以實施,往往是意味著很多人都想要為自己博一個出路,即使無法完成階級跨越,也比之前的日子好很多,才會是真正的造反。不然只是一個兩個人反,更應(yīng)該叫刺殺,而不是造反。
姜家長房的人就沒有表露出來一點點造反的跡象,卻被皇帝所忌憚,皇帝他還腆著一張大臉,覺得自己要先下手為強!
還有,皇帝把其他人當(dāng)成了螻蟻,在天災(zāi)面前,皇帝何嘗不是小小的螻蟻?螻蟻彼此之間還存在著鄙視?呵!真的好笑。
這絕對不是胡說,在修士姜涵看來,今上也是一個螻蟻,有什么得意的?事實上,螻蟻不螻蟻,要看自己的想法。
想到這里的姜涵笑了一下,他這一次不打算直接出手,還是讓姜家長房的人去干,這樣子才能讓姜家人發(fā)泄出來被皇帝算計的郁氣。如果是姜涵親自出手,就等于是高射炮打蚊子。
但一想到自己死后皇帝的作為,就讓姜涵多了幾分憎恨,那么就不要怪他不客氣,先給皇帝來個開胃菜吧!
想到這里的姜涵打了一個響指,就給皇帝安排一下噩夢套餐,先讓他感受一下自己被人偷襲殺死的感覺,看看皇帝的應(yīng)對,恩,先試試這一世姜涵的死法。
就這么姜涵接著開始準(zhǔn)備,反正對他這個渡劫期的修士利用夢算計一個凡人并不難,對姜涵來說,施展這種法術(shù)完全是小菜一碟。
他也沒有對皇帝做什么非常厲害的招式,沒有打他罵他,也沒有算計他的氣運,是特別有良心的修士,只讓今上感受一下什么叫天道好輪回。
不管怎么樣也要有一個媒介,想了一下姜涵的手指接觸到了水鏡里皇帝的頭發(fā),說起來皇帝是一個辛勞的職業(yè),一天天都要除了各種事情,往往要皇帝最后拿主意,可以說真的是很辛苦。
當(dāng)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真的挺累的,之所以會這么說,那是因為姜涵作為觀看現(xiàn)場直播的主,看的十分清楚,如今的皇帝頭上出現(xiàn)了不少的白發(fā),才剛剛四十出頭的人,白發(fā)太多了點。
臥槽!按著后世某個世界性組織的說法,44歲都還是青年人啊,還有這大把大把的時間。
嘖,姜涵搖著頭嘖嘖稱奇,再看看那個皇帝,真的是看上去一點也沒有青年人的樣子。
怎么看都是垂垂老矣!頭發(fā)看上去就是花白的樣子,還變得稀疏起來,正所謂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整個人真的要不是還有皇帝的威儀,只怕早就會被人當(dāng)成老頭子了。
其實皇帝為什么這么老?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的責(zé)任太大,要對整個朝廷的人負(fù)責(zé),真的是操心的命,從年頭到年尾總是會出事,不是某地發(fā)洪水,就是某地開始干旱,要不就是下大雪后出現(xiàn)雪災(zāi),需要怎么賑災(zāi),可以說一年到頭都是需要關(guān)注的事情。
要是抗壓性不行的人早就受不了,事多還多是麻煩事,君和臣之間也有著不少的隔膜,雖然作為皇帝可以算是生活最好的人,但壓力太大,諸多不順,都讓今上老得快。
這也是為什么姜涵沒有做的太過分的原因,今上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已經(jīng)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還是不能過分逼皇帝,不然倒霉的人會是一般的老百姓。
雖然今上這么辛苦,但不愿意放棄,就是因為坐在那里,完全就是高高在上的位置,時間久了整個人變得不愿意和其他人平等,就不愿意下來,也愈發(fā)看中手里的權(quán)利,看著姜大將軍不順眼。
姜涵做法術(shù)時并不需要直接接觸了到皇帝本人,因此他根本沒有發(fā)現(xiàn)。就這么姜涵在皇帝鬢發(fā)位置的頭發(fā)那里動了手腳,讓他以后睡覺時做噩夢。
當(dāng)年初靈音讓自己花式死法,差點讓年幼無知的姜涵夢中被嚇?biāo)?,畢竟曾?jīng)的他一次次死得太慘了點。
做好小動作的姜涵笑了笑,眼睛出現(xiàn)了一絲淘氣的神情,真的很想看看皇帝的反應(yīng),最好讓他感受一下自己被殺,被拋尸野外的感覺。
相信皇帝會有什么行動,姜涵看好皇帝,今上就算是遇到這種一次次被虐殺的情況,也不會不好,畢竟皇帝的心理素質(zhì)不會差,能夠在諸多皇子中脫穎而出的人心都很黑,完全不會神經(jīng)衰弱。
要是真的神經(jīng)衰弱的話,一般人要是坐上皇帝寶座,如果只想著怎么掌控大權(quán),而沒有怎么治國的方法和本事,只怕幾天就受不了那種無力的感覺。
這是因為作為一個皇帝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時候會有者天災(zāi)人禍,需要賑災(zāi),那么錢從哪里來?如今的皇帝已經(jīng)開始感受到錢少這個問題。
如今的朝廷開始進(jìn)步平穩(wěn)狀態(tài),人口增加了不少,但官僚也多了不少,一個個都想著怎么讓自己發(fā)家致富。
一旦有人當(dāng)了官,那么這家致富的速度就大大增加,首先可以免除一部分土地的稅金,還有商人想要依附,也會上貢,跟著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好處。
這也導(dǎo)致當(dāng)官后的一家人有了更多可以掌控的錢,那么該怎么投資?就往往喜歡買土地,尤其是喜歡在家鄉(xiāng)買地。
某朝后期的四大名臣之一的李某人,在自己家鄉(xiāng)的省份里有土地6萬畝,在外省有著不少土地,還有千萬兩銀兩,可以說在李某人風(fēng)光時那就是某省最大的地主,同時還是招商局、開平煤礦的股東,有錢的很。說到底,就是當(dāng)了官,有了權(quán)也就有了錢。
可整個朝廷的土地是有限的資源,官員出身的人占了多了,那么就意味著沒有土地的人多了,怎么活下去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