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兗州之亂
一句話,讓車內(nèi)瞬間變得安靜。
亂子…
那可不是一般的亂子啊。
兗州之亂鬧得沸沸揚揚,哪怕是他們在揚州豫章也多有耳聞。
雖然只知表象,不知全貌和細節(jié),但也足以讓他們意識到,那是一灘深不見底的渾水。
“算了,不提這個,咱們朝堂文武百官都在那坐著,還有位圣明的陛下,咱有空在這杞人憂天,不如多享受生活?!?br/>
車內(nèi)有人看著洛陽的方向,輕聲說道。
正如他所說,洛陽城畢竟是皇城,劉政收到情報的事件,要比他們早上一天多。
…
正午的御書房,陽光如金色瀑布般傾瀉而入,灑落在華麗的紅木書架上,映照出點點金光。
書架間,典籍堆積如山,散發(fā)出淡淡的墨香,與沉香木的香氣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一種獨特的韻味。
室內(nèi)光線正足,香爐中的龍涎香霧在光束中裊裊升起。
劉政坐在案后,翻閱著近日來的奏折。
洛陽城近期發(fā)展很是迅速,甚至帶動了周邊幾個城池的發(fā)展,整個司隸欣欣向榮。
豫州的好消息也不少,因為揚州豫章的平亂,導(dǎo)致豫州那邊都很安穩(wěn),百姓雖然算不少過上了好日子,但至少也沒有像過往一樣貧苦。
最讓劉政滿意的還是雍州,雍州近況很是不錯,呂布和徐榮帶領(lǐng)著神匠司送過去的治水能人,把水患治理得很好,在水患治理后,占山為匪的匪徒,不少小嘍啰悄悄逃離山區(qū),回去生活,匪患基本不治而治。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兗州,兗州之亂讓劉政微微有些頭痛。這涉及了董卓時期,便離開的曹操,以及一些流竄勢力,總的來說,不太好搞。
窗外,宮墻高聳,青石板路上,幾位大臣身著朝服,神色緊張地來到御書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