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恩情
·
天色已沉沉黑了下來,大都城往日最熱鬧的紅燈長街被籠罩在一片蒙蒙霧色之中,隱約能看到百姓、商戶自發(fā)換上的白色燈籠,大約是為了哀悼為國為民而死的國公府英靈。
國公府長廊里、檐角上的白色燈籠,隨風清淺晃動。
不一會兒,雪粒如被磨碎的細鹽一般往下落,輕輕砸在燈籠白綢緞面上,噼里啪啦直響。
董氏、白卿言坐于廳內(nèi),緩緩與蕭容衍細說國公府只借用他名頭的事情。
&nbs> “此事,算我國公府欠了蕭先生一個人情,還煩請蕭先生同國公府把這場戲做足,可好?”董氏聲音徐徐。
蕭容衍放下手中茶杯,鄭重道:“世子夫人這話,便是折煞蕭某了。蕭某雖愚鈍,卻也知……此乃是白大姑娘看透蕭某大都之行所圖,給了蕭某借國公府達成目的的機會?!?br/>
“士、農(nóng)、工、商,商者多為人輕賤,國公府未低看蕭某出身,反助蕭某,蕭某銘感于心,只盼他日世子夫人與大姑娘能給蕭某機會,報償一二?!?br/>
能讓塵世之人所看重的,無外乎三樣東西,一曰權(quán),二曰名,三曰財。
三樣東西,可以說相輔相成……
權(quán)柄在握,可得財,可得名。
名,可以成就權(quán),成就財。
財,亦能成就名,成就權(quán)。
而其中最容易掌握便是財,其次是權(quán),好名聲最難……
蕭容衍既然要用第一富商的名號行走列國,想得他國勛貴甚至是皇庭青眼,自是要將名聲推至鼎盛。有了盛名,蕭容衍不論走至哪一國,都不必他再花費心機接近那些權(quán)貴人物,只要名帖遞上自是相見何人都可。
尤其此次,蕭容衍同世間忠義之名最為耀目的白家扯上關系,那便是為蕭容衍這個名字鍍了一層金。
白卿言這是把站在白家肩上,為他蕭容衍博好名聲的機會……拱手送到了蕭容衍面前。這對他將來與各國門閥、世家打交道大有裨益,以蕭容衍的心智,他怎么會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