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似曾相識
開完會,幾個人都沒走,闞大興管飯,烙餅、炒雞蛋,豬頭肉,小米粥,還拿出了一瓶好酒。
新隆鎮(zhèn)的議員分配,基本就是三四千人劃為一個片區(qū)。新隆村議員一名,邊民代表議員一名,另外三名議員,都是多個相鄰的村子作為一個選區(qū)選出來的。
新隆村的議員不消說,就是闞大興,邊民議員大山,是個古銅色臉膛的漢子,邊民們都有中洲名字,登錄進入公民系統(tǒng)。
本來大家喝酒聊天,氣氛很是融洽,但聊起新隆基金里面余款的用途,大山和另一名叫安會行的議員漸漸爭論起來。
基金賬戶余額還有三千多元,安會行希望從鎮(zhèn)上到他選區(qū)一個村子鋪上渣滓路,預算完全夠了。
外來的柏油路只通到了新隆村,到其他村,都是土路,安會行說的那條路更是坑坑洼洼,汽車根本走不了,遇到雨天,自行車都沒法走。
大山則又提出了修水渠引水進山的構想,還說起山里的山果樹,因為常年是干旱狀態(tài),結(jié)的果子特別小,如果能得到水源灌既的輔助,產(chǎn)量肯定大大提升。
安會行和大山,言語越來越激烈。
“別吵了!也不怕人笑話!”安老校長蹙眉。
“大興,錢是你捐的,你說,你支持誰?”大山到底是邊民,心直口快,看向闞大興。
“哈哈,今天咱們不討論這個了吧,也不在議題內(nèi),而且,基金的錢,那可不是我的了,我說了也不算!”闞大興打個哈哈,又瞥著陸銘神色。
陸銘其實感覺得到,闞大興對自己很是忌憚,有些怕自己。他活的也很謹小慎微,一年賺的錢差不多大半都給捐出去,只怕這也不是他高風亮節(jié),而是心有余季。
大概十多年前,安山權貴們?nèi)绾纬膳膳牡瓜逻€是他極大的心理陰影。
而他確實是勤儉持家,權貴們也不會盯上這種地方的地,是以他才得以保存了家產(chǎn)。
現(xiàn)在,他也很怕自己實際是什么暗中來的肅境特派員之類的,回頭打個小報告,說他這個舊派地主,還在這里作威作福呢,議會他說了算,那他怕是會倒大霉。
那邊,見闞大興不肯表態(tài),大山咬咬牙不說話,看起來心里憋了一口氣。
陸銘笑道:“其實咱這片山區(qū)里山果出名,旱果的因素很大吧?個頭小,但特別甜,做罐頭更別有一番美味,如果可勁兒的水飽,果子未必有這個味道了。”闞大興笑道:“王顧問說到點子上了。”大山眼眉一挑,陸銘已經(jīng)對他道:“咱們當然不是不管山民,可實際上,那許多人生活在山區(qū)里,就現(xiàn)在的科技條件下,怎么都難弄,還是要改變他們的老觀念,鼓勵去城里做工,山里的資源,等人口少了,也一樣都能很富裕,尤其將來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搞搞旅游農(nóng)家樂什么的,和現(xiàn)在就不是一個概念了?!?br/>
“對,對,對!”闞大興笑道:“其實山里都是寶,但寶貝再多,也養(yǎng)不了那許多人??!”大山悶頭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