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北元大軍
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
對于現(xiàn)在的北元來說,謀求的并非是對大明之侵犯,而是需要一場勝利,來作為談判的籌碼。
不管是北元朝廷,還是草原部落此刻都非常的清楚,假若大明一直這么封鎖下去,那么草原真的會被拖垮的。
本來草原牧民的生活就非常的艱難窮苦,對于一個牧民來說,牛羊就是全部的家當。
草原本就是屬于苦寒之地,這里的牧民逐水草而居,搬家是一個極為常見的狀態(tài)。
有限的生產(chǎn)力使得他們長期處于物質(zhì)貴乏的狀態(tài)。
歷史上最早起來的游牧民族,也并非是因為自身而起來,其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跟農(nóng)耕文明的接壤。
草原文明與其說是一種文明,實則比之農(nóng)耕文明相差極大,連文化和歷史都非常的澹薄,甚至都沒有自己的文字。
在最初的草原征伐上,各部落的語言不盡相同,面對其他部落的時候,根本不會當成人來看。
而匈奴帝國的興起,也是因為中原王朝不斷的擴大,對草原文明的生存空間進行進一步的壓縮,使得草原上出現(xiàn)了統(tǒng)一的大部落,也可稱之為國的概念。
即便是這樣,在武器裝備上,游牧文明也沒法跟農(nóng)耕文明相提并論。
哪怕是騎術(shù)再好,弓術(shù)再是厲害,劣質(zhì)的武器怎么能突破農(nóng)耕文明的盔甲。
在早期西漢的時候,匈奴帝國確實很強大,然而實際上連每一個騎士都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把刀。
刀若卷了,磨刀石都沒有。
盔甲更加不用說了。
這樣的裝備在全副武裝的漢朝騎兵面前,完全就是砍瓜切菜。
是以匈奴雖強,歷史上卻有幾千騎破上萬騎的典故,聽上去很夸張,實際上就是武器裝備的絕對壓制。
這個情況一直維持到曹操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