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章 拔劍再說
一位中年人跨出客棧門檻,僅是這么一個平淡無奇的動作,也讓殷長庚等人感受到一種如沐春風(fēng)的氣息。
男子白袍玉帶,袖窄而衣身寬大,袍子是位列離陽王朝頭等貢品的蜀錦質(zhì)地,領(lǐng)、袖鑲有細致縝密的織錦金邊,大處素雅,小處尊貴。大概也只有這種鋒芒內(nèi)斂的儒雅男子,及冠時便能娶回那位有“桃花馬上石榴裙”美譽的胭脂評女子。
中年男子腰間懸佩長劍,劍鞘烏黑古樸,似由蛟蟒之皮制成,但真正出奇處在于這把劍并無劍格,亦無劍柄。
祁嘉節(jié),京城第一劍客。
自九歲提起那柄家傳名劍“班象”練劍起,三十年間,北走兩遼,南游江淮,東臨碣石,西至劍閣,訪遍天下名山大川。期間祁嘉節(jié)曾于十八歲換劍“斜陽”,先后向東越劍池宗主宋念卿、廣陵春雪樓首席供奉柴青山、棠溪劍仙盧白頡在內(nèi)六位劍道宗師挑戰(zhàn),六戰(zhàn)皆負,回京閉關(guān),二十六歲出關(guān)之日,換殺劍“腥膻”,在遼東邊境一人一劍力戰(zhàn)北莽八百精騎,全身而退,斬下三百余頭顱。而立之年,換劍“長鋏”,無鋒無柄,因此若是倒提劍鞘,劍即滑落出鞘。世間長劍自古本就別名長鋏,祁嘉節(jié)換取此劍之意顯而易見,世間長劍千百萬,有我長鋏一柄便足矣。故而祁嘉節(jié)與那自己更改名字的北莽劍氣近黃青,并稱為“祁術(shù)黃道”,被分別視為鄧太阿和李淳罡先后兩任劍神的繼承者。
徽山大雪坪新評出的離陽十大高手,在軒轅青鋒之后便是祁嘉節(jié),名次猶在重返東越劍池擔任宗主的柴青山之上,更讓祁嘉節(jié)名聲大噪的是以清高自負著稱于世的徽山紫衣,竟然公開說了一句“祁先生境界不如我一尺,殺人我不如祁先生一丈”,這直接讓多年不曾出劍示人的祁嘉節(jié)達到聲望巔峰,隱約有了北地第一高手的江湖地位。
看到祁先生親自出馬,高士廉等人如釋重負,在他們這些自幼就對祁嘉節(jié)三個字如雷貫耳的京城小輩心目中,哪怕天塌下來,祁先生也能一劍扛下。雖說大致猜出祁先生先前的劍氣一放一收,多半跟他們身邊這個來歷不明的公子哥有關(guān)系,但這又如何,在太安城向來有個流傳深遠的說法,祁先生真正的厲害地方,不在于今日劍道境界劍術(shù)造詣如何高超,而在于祁先生的每一個明日都要比昨日修為更高。尤其是盧白頡在辭去兵部尚書趕赴外地就任時,祁嘉節(jié)為其送行,連佩劍也贈送他人的棠溪劍仙盧白頡坦然笑言,“也許無需二十年,盧某便是給先生當個捧劍門生也不配了?!?
齊陽龍的學(xué)問,坦坦翁的篆刻,祁嘉節(jié)的劍術(shù),如今再加上一個離陽棋圣范長后的棋藝。
太安城百萬人,有誰不為之自豪
那個捧書而至的年輕公子哥看到祁嘉節(jié)走出后,兩人檐下對視一眼。相比年輕人的捧書而立意態(tài)閑適,總能有本事在大風(fēng)大浪中尋覓無關(guān)細節(jié)的高士箐,她驚訝發(fā)現(xiàn)祁先生竟然破天荒從腰間摘下了那把名劍長鋏,握在了手中。就在此時,有一行人從逃暑鎮(zhèn)東端街道盡快速趕來。畢竟年少所以性情跳脫活潑的趙文蔚忍不住舉目望去,一行四人,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他只看中了一人而已,越來越近,少年終于能夠看到清楚那人的容貌,愈發(fā)挪不開眼睛了,那是個身段剛剛有出挑跡象的同齡女子,本有幾分嬰兒肥臉蛋的正在清減時分,瓜子臉的美人胚子也就浮出水面,她白衣如雪,背了一柄相得益彰的白鞘長劍,尤其是她頭上別有一枚簡潔至極的紫檀簪子。
小簪如劍,飛在青絲間。
這一刻,趙文蔚看得癡了。書中自有顏如玉,是騙人的呀,哪有書外的真正女子這般好看。
各花入各眼,高士箐第一眼是那個青衫仗劍的俊逸公子,她驚呼出聲,“東越劍池李懿白”
李懿白不光是在離陽江湖的名氣極大,在江南士林,甚至在京城官場都有不小的聲望。李懿白的恩師正是東越劍池宗主宋念卿,家族卻是流品超然的高門望族,當初最重門第的春秋十大豪閥,除了十個姓氏相互通婚,以免婚宦失類,甚至連某些出身不夠正統(tǒng)的帝室都不屑與之聯(lián)姻,但是李懿白所在的李氏,卻能成為十大豪閥退而求其次的聯(lián)姻對象,春秋之中,獲此殊榮的姓氏,不過李、裴、虞、謝等八個,其中裴氏在神州陸沉之后陷入沉寂,淪落到家族最出名人物竟是一個女子的地步,正是那老靖安王趙衡的王妃裴南葦。
李懿白氣態(tài)盡顯離陽頭品貴公子的溫文爾雅,笑容迷人,望向高士廉高士箐兄妹,柔聲道:“不曾想能在西北遇見高兄和高小姐?!?
既然是李懿白從東越劍池遠道而來,那么他身旁高大老者的身份也就水落石出了,世間屈指可數(shù)的劍道大宗師柴青山。
想必祁嘉節(jié)先前那道充斥逃暑小鎮(zhèn)的磅礴劍氣,引來了這一行人。柴青山在進入小鎮(zhèn)后,從頭到尾都沒有將視線放在境界仿佛的祁嘉節(jié)身上,而是那個捧書的年輕人。
李懿白對客棧檐下的古怪氣氛視若不見,笑著跟高家兄妹介紹道:“我柴師伯早年與龍樹圣僧是好友,聽說白衣僧人要在那蓮花峰說法,特意帶著我們趕來北涼。至于這倆孩子,都是柴師伯的愛徒,宋庭鷺,單餌衣,愣著干什么,快喊高哥哥高姐姐?!?
個子不高卻腰佩一柄極長之劍的清秀少年哦了一聲,規(guī)規(guī)矩矩喊了聲高哥哥高姐姐,然后繼續(xù)神情警惕地盯住那個同齡人,心中火冒三丈,這小子恨不得把眼珠子貼到自己師妹身上,到底想做啥想挨我一劍給少年宋庭鷺這么一瞧,所有人才發(fā)現(xiàn)趙文蔚直愣愣望著那個名字奇怪的白衣背劍少女,趙文蔚的姐姐趙淳媛有些哭笑不得,這個從小只喜歡成天跟著他爹一起讀書練字作畫的傻弟弟,終于情竇初開了
趙文蔚輕聲問道:“你叫三二一”
對這種事情早就習(xí)以為常的少女淡然道:“我姓單,魚餌的餌,衣服的衣,不叫三二一。”
今時今日,白衣少女很簡單客氣的一句話,卻讓未來死謚文貞的趙文蔚,記住了一輩子。
宋庭鷺冷哼一聲,“臭小子,少跟我?guī)熋锰捉酰氵@種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我不用手都能打趴下一百個,到時候給我揍了,勿謂言之不預(yù)”
經(jīng)過這么一鬧,聚集了三個各懷心思的少年少女,在陌生年輕人和祁嘉節(jié)先后出現(xiàn)后略顯劍拔弩張的檐下,頓時云淡風(fēng)輕了幾分。
那個剛剛合上書籍夾在腋下的讀書人,平白無故就遭了這么一場無妄之災(zāi),非但沒有惱怒,反而笑著對少年宋庭鷺伸出大拇指。
看似天真的趙文蔚樂呵呵道:“言之不預(yù)也知道啊,那你也是讀書人嘛。”
殷長庚在這個小舅子的腦袋上輕輕一敲,教訓(xùn)道:“讀書識字,不可用來口舌意氣之爭。”
站在階下的柴青山望著檐下的那個年輕人,書卷氣不如殷長庚,江湖氣不如李懿白,但是別說殷長庚和李懿白,就是柴青山本人和祁嘉節(jié)
兩大宗師,仍是絲毫壓制不住此人的潛在氣勢。只不過除了在劍道登堂入室的李懿白能夠稍稍感知一二,殷長庚高士廉等人畢竟不是江湖中人,眼見神仙識不得罷了。
單餌衣突然好奇問道:“你身上有劍氣,也是練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