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便是‘筑基篇’,也就是徐君明修煉的‘登真訣’。 第二篇是‘先天篇’。 第三篇并不叫‘金丹篇’。 &; 茅山乃是符篆派,不似丹鼎派先天圓滿,破境后要在丹田凝聚無漏金丹,而是把自己領(lǐng)悟的符篆種子,結(jié)合法力,成就屬于自己的本命符篆。 所以‘上清大洞經(jīng)’中關(guān)于這一篇,叫做‘窺真篇’,意為:窺測大道真意。 第四篇也不叫‘元嬰篇’,而是叫做‘洞真篇’。 第五篇跟丹鼎派相似,都以元神稱呼,叫做‘元神篇’。 這五篇內(nèi)容,便是‘上清大洞真經(jīng)’的全部。 徐君明看了幾遍,確信自己牢牢記在腦海中,片字不會遺忘后,才把‘金書’放回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