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星漢
關鍵是,趙官家終究表達出了不希望亂象影響到朝政運行的態(tài)度,這多少讓人松了一口氣。
實際上,隨著藍珪絮絮叨叨將兩幅圖的破事說了一圈,接下來,呂好問、趙鼎、張浚等人親自帶著藍大官與陳康伯一起下樓,卻是很輕易將樓下原本沸騰之態(tài)給安撫了下來。
便是陳康伯也抱著那個靴子微微躬身,直接回去了。
隨即,太學生那里在得到旨意并上交了奏疏后也各自散去,一場暴動登時消弭于無形。
然而,表面上的順理成章并不能遮掩住下方的暗流涌動……突如其來的一場請愿,而且還是秘閣與宣德樓同時發(fā)動的請愿,再加上后來陳康伯公開發(fā)出了政治宣言,早已經(jīng)形成了類似于政治暴動的既定事實,不能因為后來官家遣人安撫了下去,就能無視掉它的巨大政治含義。
只能說,經(jīng)此一事,官僚士大夫內(nèi)部的主戰(zhàn)派力量彰顯無疑,而且他們還跟最上方的趙官家形成了遙遙呼應之態(tài),讓許多人不得不為局面感到焦慮。
而其他人暫且不提,只說這日晚間,都省相公趙鼎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卻是坐立不安,一時再難維持宰相風度……不過很快,他便收到了一個讓他覺得有些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邀請,然后即刻趁著暮色便裝出行應約去了。
無他,樞密使張浚難得邀請自己老友趙鼎過府一敘。
且說,趙鼎、張浚,外加此時在關西的胡寅,乃是昔日靖康之變里逃到太學中躲避戰(zhàn)亂的共患難交情,然后又同時在明道宮官家墜井危機中窺得際遇,繼而入了官家眼,依次飛黃騰達起來。
然而,等到眼下時分,三人都已經(jīng)算是位極人臣,卻又很難再有昔日那般共食一盤姜豉的坦蕩與親密了……甚至按照坊間言論,趙張二人早已經(jīng)是分庭抗禮,不死不休之態(tài)。
當然,這就有些無稽了,二人最多是對立,距離靖康前那種黨爭還是差了許多的。
而且說句良心話,此番情形,?未必就是所謂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很大程度上是三人抓住了天機,一朝來到這個位置后,想要繼續(xù)交心也顯得艱難……因為到了這份上,誰沒自己的一批人?誰沒自己的一點政見?誰沒自己那一點留名青史的野望?
而人跟人之間怎么可能沒有不同看法和做派,一旦產(chǎn)生分歧或者結(jié)構(gòu)性矛盾,聽誰的?
當然了,不管如何,這一次的議和風波,卻是讓二人再度風雨同舟了。
“今日的事情元鎮(zhèn)兄怎么看?”二人畢竟是那般交情,私下見面,卻也沒有多余客套,張浚直接在自家院中葡萄藤下擺上涼茶,驅(qū)趕了仆從,然后便開門見山?!肮偌业降资呛我??”
“我也在想此事?!壁w鼎當著張浚的面,再無白日宰相風度,卻是氣喘不停,明顯有惶然之態(tài)。“今日這事斷不是官家所為,十之八九是那些人自己串聯(lián),最多有王庶、陳公輔、胡安國之流稍作推波助瀾……”
“其實這里面也有愚弟的三分放縱?!睆埧:鋈徊遄?,倒是實誠?!拔译m沒有參與,卻也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