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北郡官府,始終旁觀。
同一時間,燕臺郡。
幾名百姓走出戲樓,議論紛紛。
“原來于郡尉就是戲文的反派原型,他真的該死啊,虧我還為他難過了?!?br/>
“陷害忠良,來換取自己的升遷,太可恨了。”
“據(jù)說城外有人寫血書抗議朝廷,我要去,你要不要一起?”
“同去!”
玉山郡。
“原來兩位大人的死,是因為這個原因……”
“當年的案子已經(jīng)查清楚了,就算是他們不死,也會被朝廷砍頭?!?br/>
“呸,他們活該!”
丹陽郡。
南陽郡。
云臺郡。
……
短短數(shù)日之內(nèi),大周三十六郡,相似的事情,在不斷發(fā)生。
有地方官府,在得知內(nèi)情之后,未免引發(fā)民亂,下令阻止,百姓們不再聚眾,卻將萬民書,一村一村的,暗中傳遞……
神都。